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无证经营、收费不透明……宠物医疗行业的这些“坑” 市场解码丨上门喂宠服务悄然兴起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6 14


无证经营、收费不透明……宠物医疗行业的这些“坑”

本次调查。访暗店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线下体验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收有效问卷4168份;深度访谈对象为消费者及行业内人员;体验式调查涉及8名消费者全流程陪同消费体察和两家非正规诊疗机构的宠物店暗访。

报告显示,宠物就医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4.69分,处于一般水平。线上调查中,仅有32.75%的消费者表示从未在携带宠物就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宠物医疗行业现存的问题

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江苏全省与宠物医疗相关消费舆情信息共计49313条,其中负面消费舆情14352条,占总量的29.1%。

对于宠物医疗行业现存的问题,舆情数据分析反映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无证开业”宠物诊疗场所泛滥,如部分诊所并未取得动物医疗许可证或者挂靠资质便私自给宠物打疫苗、售卖宠物药品等;二是未按规定开展动物诊疗活动,宠物医生“无证行医”,甚至致使医疗事故;三是部分诊疗场所过度医疗,部分药品收费远高于市场价,使用假兽药、违法使用麻醉药物等;四是环境卫生状况堪忧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进一步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24.48%的消费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稀缺,另外分别有23.68%和23.15%的消费者认为缺少行业标准和行业监管是主要原因。

一、诊所或医生缺乏相应资质

12.91%的消费者表示在以往宠物医疗消费中遇到过诊疗机构缺乏相应资质,12.27%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医生缺乏相应资质的问题。

体验调查显示,体察的8家提供动物诊疗机构均具备动物诊疗许可,医生均持有执业兽医证上岗。但是体察员在两家宠物店探访时发现,其不具备疫苗注射和动物诊疗许可,但是均声称可以提供开具兽药和接种疫苗服务。

二、价格不透明问题突出

部分诊疗机构不进行价格公示。问卷调查显示,20.54%的消费者遇到过价格不透明的问题。线下体察中,8家动物诊疗机构中5家机构在店内显著位置进行了价格公示,其中部分宠物诊疗机构不仅公示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还公示了部分药品价格;但是有3家宠物诊疗机构未进行医疗项目价格公示。

部分诊疗机构价格公示不到位。体察发现诊疗机构在价格告知方面采取的措施差异较大,部分机构在醒目位置张贴价目表,医生在开单前也会告知消费者做哪些检查,费用如何,征得消费者同意再开单。部分机构虽有张贴价目表,但是收据上费用标准和价目表消费者无法对应。

三、处方笺、病历本开具不规范

部分机构不提供处方笺。本次陪访的8个案例中,7家涉及开具药品,但均未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纸质处方。在消费者要求下,其中仅有一家动物诊疗机构的病历中包含了处方笺;另一家动物诊疗机构给消费者展示了电脑上的处方;另外5家仍未提供。

多数诊疗机构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病历本。陪访的8个案例中,经消费者主动索要病历资料,仅3家提供了纸质病历,其余5家机构仍未提供。

四、兽药使用待规范

药品开具不规范,分装药品相关信息不透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2家动物诊疗机构在开具药品时,分装药品的相关信息不透明,分装药品的包装袋上、消费明细中对于开具的分装药品的名称、品牌、规格、成分等信息均没有详细注明。

医生业绩设考核,保健品推销多。18.55%的消费者认为在医疗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的就是“医院开的保健品”。体验式调查中,某宠物医院的宠物医生给消费者开具“泰淘气”牌益生菌时,宠物主人称其家里有益生菌了,医生在未核实其家里益生菌是何种品牌,是否可以用的情况下,就说开的和其买的成分不一样,引导消费者在机构购买其推荐的益生菌。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诊疗机构对医生的绩效和处方量确实都会有考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医生推销保健品、药品价格虚高等现象。

五、医疗纠纷举证难、维权难

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就医过程中出现过医疗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宠物死亡的情况,19.19%的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医生误诊没有对症下药,有14.58%的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医生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宠物死亡。

调查显示,有23.73%的消费者表示医疗事故举证难、维权难。对此,业内专家介绍,当前的宠物医疗纠纷,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医院和消费者需要自行协商。

宠物医疗行业如何改善?消费者怎样“避雷”?

针对当前宠物医疗消费市场的问题,有32.79%的消费者建议建立处理宠物医疗纠纷及事故的行业法律依据。 宠物医疗消费者也提及了加强医疗从业人员资质、动物诊疗机构监管,建立健全宠物医疗维权渠道等措施建议。

结合本次体察及宠物医疗消费者对宠物医疗市场一系列的改善建议,省消保委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出台政策明确行业规范,加强行业标准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动物诊疗许可备案管理,强化诊疗机构行为监管;三是提高诊疗场所消费信息公示,推动文本模板使用管理;四是鼓励建立中立三方鉴定机构,辅助医疗纠纷责任认定;五是推动建立黄黑榜以警示企业,建立健全投诉维权渠道以期营造更加美好的动物诊疗环境,提升动物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消费者对宠物医疗行业消费信心。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在消费过程中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选择正规机构

消费者在选择宠物医疗机构时,应首先确保前往的机构具有相关诊疗资质,可以事先通过网页、互联网平台和客服电话提前了解动物诊疗机构的资质、硬件设备设施、医生团队及资质等其他相关情况,查看相关证照和业务范围,综合考量其是否正规、专业,以保障后期动物诊疗过程中自身的权益及宠物的健康。

二、关注公示信息

消费者在携带宠物进行就诊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店内公示的动物诊疗许可资质,其次要关注当天看诊医生资质等,具体可以去关注当天坐诊医生是否为该医院固定医生,是否取得执业兽医证,检查医生的执业备案信息与其个人介绍是否一致,选择有经验且符合资质的医生。 应当查看店内公示的价格信息,在医生开具处方笺时可预先询问项目内容及单价,避免因为价格问题产生纠纷。

三、做好单据留存

病历、消费明细、缴费单、检查结果等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这些资料也是在涉及纠纷时用以维权的有力证据,所以消费者在每次携带宠物就诊时,若商家未主动提供明细或提供材料不齐,应具备主动索取并核对消费流水单的意识,主动与商家核对其是否有增项消费,项目收费是否与店内公示价格不符,是否存在数量或项目不符、是否使用违禁药品等。若涉及检查、化验、住院等,在向其索取纸质单据的 要做好留存工作,以便日后维权需要。

四、主动索要协议

消费者在宠物涉及手术或麻醉时,如果动物诊疗机构未主动提供相关协议,消费者务必主动向动物诊疗机构索取手术协议并做好留存。 在签订相关协议时,消费者要仔细核对合同所牵涉到相关宠物医疗信息,包括手术类型、价格(如宠物医疗价格、附加服务价格等)、宠物医疗公司和宠物主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医疗事故时的责任问题、售后服务等。如对手术或麻醉协议中未明确提及但仍有疑问的事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将双方口头达成一致的内容补充到协议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许海燕

市场解码丨上门喂宠服务悄然兴起

陈俊伶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真是一个充实的‘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网友“锦鲤抄”忍不住在社交网络上发出感叹。 不同于节假日忙于四处游玩,身为宠托师的“锦鲤抄”,假日期间“上门”为六十几只猫服务,赚了3000多块钱。这种方式,正是时下悄然兴起的上门喂宠服务。

节假日期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外出,对于家有宠物的人来说,由于携带不便,过去许多人只能将宠物寄养在朋友家中,又或者是放在宠物店托管。今年“五一”期间,不少人将宠物留在家中,花钱请宠托师每日上门喂食、遛养,成为一种新消费。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今年上门喂宠的需求快速增加,小长假开始的前一周,许多宠托师的档期均已排满。但也有人疑惑,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宠托师上门服务,有没有风险?

请人上门喂宠3天花390元,划算又省心

宠托师“锦鲤抄”上门服务,在客户家中喂养的猫咪。(受访者供图)

30岁的张亚茹是一只阿拉斯加犬和一只布偶猫的主人,因为小长假期间需要在外玩三天,她为找到合适的宠托师发了愁。

“上门遛狗的重点在‘遛’。”张亚茹说,她家的阿拉斯加犬有50公斤重,一出门就兴奋狂奔,必须要力气大的人才拉得住。 她还特意组织了一场“试遛会”,邀请感兴趣的宠托师上门试遛,并从中选一名最合适的。

按照双方商议服务内容和价格,宠托师每天上门服务,一天外出遛狗两次,每次时长约1个小时,每次遛狗收费40元;喂猫则每次收费30元。 由于张亚茹住家较远, 每天额外支付20元的费用。三天下来,张亚茹共支付给宠托师390元。

记者走访宠托市场发现,这个价格算是平均水平,除非有特殊情况或要求,大多数每次上门喂宠的价格在30元—80元区间,价格则根据宠物数量及距离远近进行浮动。同市区范围内,即使距离超过20公里,价格也不会超过100元。

“上门喂宠相对于宠物店寄养的性价比很高,节假日期间宠物店寄养每只动物至少收120元一天。”张亚茹觉得,这个价格很划算。

不仅如此,相对于把宠物寄养到宠物门店,请宠托师上门的方式让她更加放心。“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观测宠托师上门的情况,宠物店寄养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大。来往的人和宠物十分繁杂,有一定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她说。

宠托师职业受欢迎,监管同样不可缺失

市面上的宠托师主要分为平台和个人两种。 平台以专业化公司为主,根据客户所在地址就近推荐和分配宠托师。个人宠托师主要包括专职或养过宠物且平时有较多空闲时间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提供上门喂宠的信息。

“锦鲤抄”注册了平台喂养师资格的也在社交网络上发帖招揽客源。发布上门服务的信息后,私信预定“锦鲤抄”上门的越来越多。

“小长假期间,每天都是从上午9点忙到晚上7点,一天要跑十几家照顾宠物,这还是把位置较远客户订单都推掉的情况下。”“锦鲤抄”说,5天下来净赚了3000元左右。而在没有节假日的其他月份,平均每个月能赚6000元左右。

宠托师“锦鲤抄”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遛狗工作场景。(受访者供图)

宠物消费市场究竟有多大?根据《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国内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06亿元,较2021年增长8.7%。还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有意愿为宠物增加消费的人数比例升至11%,较三年前增加7个百分点,宠物经济持续释放出活力。

有市场前景且上手容易,许多人想加入上门养宠这门生意。“很多人问我怎么才能入这行,但交流后发现不少人连宠物都没养过。”一位宠托师告诉记者,这个行业并非没有门槛,具备基本的宠物基础疾病的判断和应对方法很有必要。

与此由于目前市面上没有宠托师相关的专业培训与资质考试,“业余”也是宠托师在市场上颇受争议的一点,相关平台上有不少宠托师被宠物划伤或宠托师照顾不周导致宠物生病的纠纷。更有人担心上门喂宠的安全性: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请陌生人单独进入家中照顾宠物,存在不小隐患。

对于网友们提出的上述疑虑,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认为,目前上门服务的宠托师这一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风险。“比如宠托师在喂养过程当中被抓伤,谁来承担责任?上门服务过程中,如果存在顺手牵羊的盗窃行为,又该如何防范和处理?宠托师上门服务导致宠物主人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也存在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在他看来,特别是引起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很难完全防范,他建议消费者应做好家中安全防范措施,比如装监控、及时做好证据留存等等。 在提高市场准入条件方面,对宠托师持证上岗设置一定的资格条件,甚至通过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史江教授则认为,目前该行业还处于比较小众的范围,没有形成太大的公共性和市场规模。但作为民众自发的交易行为,双方在形成交易前就应该预设好可能的后果和取得彼此的信任,做好事前规范。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