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6 14
01状现品我国进口宠物食品现状
1.1我国宠物食品消费趋势
据统计,2020年国内宠物犬猫数量为1.9亿只,近十五年内数量翻了3.6倍。按照美国3.3亿人、1.8亿只犬猫的比例计算,我国宠物犬猫增长潜力仍十分巨大。虽然国内宠物数量不断增加,但宠物食品并没有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城市居民养的宠物中饲喂经加工的宠物食品不足5%,可见,随着宠物数量剧增以及消费者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国内宠物食品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对于工艺先进、品质优良的宠物食品,市场需求巨大,过去5年国内宠物食品消费年增长率达32.1%。目前国内高端宠物食品市场由美国玛氏、雀巢普瑞纳、皇家欧誉三大巨头所占据,预期未来的五至十年里,国内进口宠物食品市场都会以超过50%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1.2进口宠物食品所需具备的资质
根据海关总署和农业部相关规定,合法进口的宠物食品需具备以下两个资质:
第一,根据《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海关总署对允许进口饲料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制度,进口饲料应当来自注册登记的境外生产企业。宠物食品作为饲料的一种,境外宠物食品生产企业需取得注册登记资格后方可向国内输出宠物食品。目前我国允许从泰国、国内台湾﹑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荷兰、法国、比利时、德国、丹麦、捷克、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吉尔吉斯坦、奥地利、西班牙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企业中进口宠物食品(包括部分国家宠物食品生产用原料)。
第二,根据农业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要求,境外企业首次向国内出口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向农业部申请进口登记,取得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未取得进口登记证的,不得在国内境内销售、使用。宠物食品属于饲料范畴,除咬胶以外的宠物食品,在进口前需取得进口饲料登记证。在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资质后,进口商可以按规定程序办理宠物食品的入境手续。即签订合同前向入境口岸海关申请《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入境时在入境口岸或目的地海关办理产品检验检疫手续。
1.3非法渠道入境宠物食品的现状
据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其中宠物食品消费支出占比达51.50%。但同时存在进口宠物食品从各种非法渠道流入的现象。一种常见的灰色渠道模式是,代理公司获得香港、台湾或亚洲地区的品牌方代理,将宠物食品通过各种手段带入内地。2014年,江门海关就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7亿元的走私进口宠物食品案,折射出非正规进口渠道的巨大风险。非法入境的宠物食品具有巨大生物安全隐患。首先非法渠道运输过程复杂,容易经外包装夹带外来有害生物入境风险。其次非法入境宠物食品经常存在假货、以次充好、动物源性原料来源不明等问题,如产品杀菌环节不严格,存在携带疫病和致病菌风险。
02宠物食品工艺情况
目前进口宠物食品以猫狗主粮、肉罐头为主,其它还包括零食、咬胶、保健品等产品。为更好了解各类宠物食品潜在生物安全风险,结合国外宠物食品官方问卷和输华宠物食品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就宠物食品工艺进行梳理。
2.1原辅料组成
宠物食品原料主要有动物源性的畜禽肉、鱼肉、肉骨粉、油脂、牛猪皮(咬胶产品)等,植物源性的主要有小麦粉、玉米粉、大豆粉、木薯粉﹑谷物等。辅料主要涉及防腐剂、色素、香精、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2.2生产工艺
一般情况下宠物食品加工均要经过原料前处理、配料、加工成型、烘干或熟化、杀菌、内包装(罐装)、金属探测、外包装及加标签﹑质检合格出库等环节。 一般将原料验收,杀菌和金属探测作为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具体产品工艺如下:
(1)主粮(配合宠物食品,非灌装宠物食品)
一般工艺为:原料→清理→粉碎→配料→筛理→混合→调质→膨化→干燥→冷却→筛分→包装→入库”。关键是调质过程温度,一般要求控制在85-98 ℃,蒸汽的供给既要保证调质对水蒸气温度和量的要求、又不能使水分过高;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85℃以上。
(2)罐头(实罐或软罐)
一般工艺为“洗罐→装罐→预封→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测→包装→入库”。罐头一般采取高温杀菌,121℃、20分钟左右,不同产品的参数会有所差异,终产品要达到商业无菌。
(3)咬胶等零食类
咬胶等零食类种类繁多,但根据产品生产工艺,主要分以下三种:
·热风干燥类:以在烘箱或烘干室内吹入热风使空气流动加快的干燥方法制造而成的产品,如肉干、肉条、缠绕肉类、皮制咬胶类等;一般工艺流程为“原料准备(肉类解冻﹑皮料裁剪)→选杂→调味腌制上色→成型摆网→热风干燥与杀菌→下网→挑选→金属探测→计量装袋→封口装箱→入库”。热风干燥从低温42℃左右开始逐渐上升到60℃左右,不同产品需处理1至5天不等,杀菌温度一般在85℃以上处理2小时左右。
·挤出成型类:以挤出成型加工工艺为主制造而成的产品,如植物咬胶类、皮颗粒咬胶类、洁齿骨类等;一般工艺流程为“原料混料与碾磨→调味腌制→挤出成型→热风干燥与杀菌→挑选→金属探测→计量装袋→封口装箱→入库”。挤出成型温度较高一般都在100℃以上,产品热风杀菌温度和时间与热风干燥类咬胶类似。
·真空冷冻干燥类(冻干类):在近真空的环境的下将冷冻的肉、水果、蔬菜等原料直接冻干的过程。在冻干过程中,冷冻原材料中的冰晶水分,不融化成水,直接升华成气体。整个干燥过程在低温下进行,搁板极限温度为40℃,干燥室温度在-50~-45℃,在加工过程中产品营养成分不流失,而且复水率高,加工中原料不受温度影响,色、形、味基本保持不变,口味不变。一般工艺流程为“原料准备(如冻肉解冻)→清洗→分割→装盘→低温冻结→真空干燥→包装→检测→入库”。
03宠物食品主要生物安全风险
根据宠物食品成分及生产工艺特,其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主要包携带或传播动植物疫病、致病菌、生物毒素,转基因等风险。
3.1动物疫病
口蹄疫﹑牛海绵状脑病(BSE)、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可由被污染或混有患病动物组织的宠物食品传播,主要原因为生产企业未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要求,在动物源性原料验收及生产中未按工艺要求进行处理,或是加工运输产生交叉污染,使含动物源性宠物食品携带这些动物疫病。特别是BSE问题,宠物食品一旦使用了受BSE病原污染的动物源性原辅料,后期生产普通工艺(包括高温杀菌程序)将无法灭活该病原,这类受污染宠物食品就会存在传播BSE疫病风险。
目前准入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泰国、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为BSE风险不确定国家和地区,此外由于欧洲国家BSE时有发生,而欧盟成员国间货物交流频繁,其BSE问题需引起关注。对于非正常渠道进来的宠物食品,特别是其中的假冒伪劣产品,由于动物源性原料来源不明,具有较高的携带动物疫病风险。按照产品分类,不同类别宠物食品携带动物疫病风险高低如下:冻干类>主粮>热风干燥类>挤出成型类>罐头类。
3.2植物疫情
含植物成分宠物主粮和含种子的小动物食品等零食类宠物食品,由于其植物原料存在携带植物疫情,也存在携带与传播植物疫病风险。但由于高温杀菌或冻干工艺流程,货物本身引入植物疫情的可能性较小,植物疫情随宠物食品传入风险极低。灌装宠物食品、不含植物原料的零食类宠物食品,由于工艺及原料原因,携带与传播植物疫病风险可忽略。但货物外包装,包括木制包装等,在存储、运输等不当原因,反倒存在一定植物疫情传播风险。
3.3致病微生物
营养成分齐全的宠物主粮,是滋生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微生物污染风险相对较大;灌装宠物食品因其超高温特殊加工方式,微生物污染风险相对较低;咬胶等零食类宠物食品,其微生物污染风险介于前两者之间。宠物食品中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对动物及人致病力强的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宠物食品不仅会引起毒变,腐败、造成损失,而且食用变质宠物食品,还会危及宠物健康。儿童老人等如若误食,或是宠物主在喂宠物过程中意外接触病原微生物,则这些变质产品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3.4生物毒素
肉类罐头宠物食品主要关注肉毒毒素,该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缺氧环境下,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生物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主要原因为原料污染肉毒杆菌,在生产过程中又未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导致成品携带肉毒杆菌。宠物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含植物源性宠物食品需关注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等,主要由于植物源性原料在原料储存、加工等收到污染变质,将有可能产生上述毒素,宠物食用后将出现中毒症状,严重可导致宠物死亡。
3.5转基因
含植物源性宠物食品,如果使用了转基因植物原料,就存在产品携带转基因风险。目前国外宠物食品获得我国准入国家中,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菲律宾﹑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具体情况为,美国: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首蓿、木瓜、马铃薯、苹果,加拿大:甜菜、玉米、大豆,甜菜、首蓿﹑苹果,巴西:大豆、玉米、棉花、甘蔗,阿根廷:大豆、玉米,棉花,菲律宾:玉米,欧盟:玉米、棉花。如上述国家进口宠物食品含有相关植物成分的,转基因问题值得关注。
04生物安全防控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探索
针对宠物食品存在携带或传播生物安全潜在风险,为防止动植物疫病、致病菌、生物毒素﹑转基因等风险因子通过宠物食品流通渠道威胁我国农林业生产、人身、生态等安全,必须结合当前宠物食品进口现状,探索建立进口宠物食品国门生物安全防控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堵漏洞、重监测、抓准入、严查验、强技术、提意识,具体包括:
4.1强化部门合作,严厉打击非法入境
强化海关、农业农村、公安、边防、检察﹑法院、打私办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强化部门职能分工与合作,构建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国门生物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对发现的宠物食品走私行为,涉嫌威胁国门生物安全的,可依据《生物安全法》从严从重处罚。加强与国外官方的协作,严厉打击证书造假等违法行为。通过国内外、多部门间的合作,对宠物食品走私形成高压打击态势,堵牢非法进口渠道。
4.2强化监测与问题收集,完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以海关现有《年度饲料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年度国门生物安全监测方案》为基础,不断提高宠物食品生物安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监测发现的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外来入侵生物、生物毒素、转基因等,要及时启动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措施。要建立检验检疫中发现的问题、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通报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市场发生的宠物食品生物安全问题等的信息收集、汇总、研判体系,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布风险警示信息,提高口岸布控、监测等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建立和建成集国门生物安全因子监测﹑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为一体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4.3 强化关口前移,严把准入关
深度参与全球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等国门生物安全跨境传播防控进程,严防外来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入侵。要严格落实进口宠物食品生产国检疫准入体系评估,突出境外体系考核,严格企业注册,督促境外官方监管及生产企业安全责任。根据风险分析或者回顾性审查结果,制定调整并公布允许进口宠物食品的国家或者地区、产品种类、注册企业名单。充分发挥好检疫许可制度,对除灌装宠物食品外的宠物食品实施许可审批,进口企业应当在进口宠物食品(灌装宠物食品除外)前向海关申请《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4.4强化口岸查验,健全查验工作机制
开展海关一线执法人员动植检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生物安全风险因子辨别能力。对于一般贸易货物,探索“双随机”查验与常规查验、加严查验、强制查验和扣留查验等相结合的查验模式,推进安全风险监控与口岸查验工作有机结合。在旅客携带物、邮件﹑快递等查验方面,全面推广“检疫官-CT机-检疫犬”综合查验模式,严防宠物食品通过旅邮渠道非法入境。
来源:林志恩等《进口宠物食品国门生物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探索》
想了解更多宠物食品相关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宠物食品联盟”!
今年2月以来,天津市民李兰(化名)一直在为自己的宠物犬奔波于家和动物医院之间。2月3日,她发现自家的博美犬变得无精打采,送进动物医院初步诊断为犬肚子疼,没什么大事儿,宠物医生给开了点药吃。
次日,李兰发现犬拉稀拉血,赶紧又将它送进动物医院。经过做B超、验血等全面检查,宠物医生发现犬得了胰腺炎。在详细询问李兰最近犬都吃过什么东西并得知吃了某牌子的狗粮后,医生直接说这款是“毒狗粮”,近期已接诊多只吃了该狗粮生病的宠物。
李兰随即上网查询发现,有很多网友正投诉这款狗粮有问题。她立即联系网店客服,要求退款并赔偿犬去医院的所有治疗费用,但对方以无法证明犬生病和狗粮有关系为由不予退赔。
宠物粮安全问题,是千千万万把宠物当亲人的宠物主密切关注的话题。
多位受访专家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为确保宠物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建议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明确规范与调整,相关行政机关应该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强制性宠物食品安全标准。
宠物经济快速发展
宠物食品质量堪忧
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在国内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城镇犬猫市场的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
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宠物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国内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受理宠物类投诉6617件,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宠物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福建厦门的宠物主尹辰(化名)就有过类似的遭遇。
去年3月,尹辰在本地宠物交流群中说:“我家猫吃完××牌猫粮,立马上吐下泻。”群友立刻有反应,几位选择同样品牌猫粮的宠物主说,“我家猫也一样”“我家猫便血了”。
尹辰告诉记者,此后,他们多次和网店客服沟通,对方选择的是“拖”字诀,一年时间过去了,宠物主们都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在受访宠物主们看来,“毒狗(猫)粮”问题并不少见。据媒体报道,2022年4月被指猫粮导致超百只猫死亡的一款知名猫粮,此前在电商平台上的人气和销量均表现不俗。一款高端进口猫粮在2021年也被曝有猫咪食用后中毒及死亡,一度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看到,截至3月2日,涉及“猫粮”“狗粮”问题的投诉超过1万条,而以“毒狗(猫)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毒狗(猫)粮”让宠物主们感到恐慌。每当家里囤的狗粮快用完时,北京市民王芸(化名)都会“忐忑不安”,花上好几天时间在多个社交平台查看关于各种宠物食品牌子的测评帖子,从中寻找适合自家“毛孩子”的口粮。
“狗粮市场很混乱,即便养犬8年,我至今不能确认哪款狗粮完全值得安心购买。”王芸坦言。
配料表上信息模糊
成分占比均不明确
除了“毒狗(猫)粮”问题外,王芸还因狗粮的产品成分问题陷入焦虑,她研究半天配料表,感觉她的犬什么都需要,又感觉什么都不需要,“狗粮中这么多的添加剂会不会害了它”?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粮配料存在不规范甚至混乱的问题。某平台一家拥有40多万粉丝的宠物食品旗舰店,售卖的猫粮成分与产品配料表不相符。比如一款鸡肉猫粮,配料表排第一位的却是小麦,之后才是鸡肉粉。客服表示对此并不了解,建议拨打公司总部电话咨询。
还有很多牌子的猫狗粮配料组成模糊,如某牌子的猫粮的原料组成,第一位是谷物及其制品,第二位是肉类及其制品,不但没有标明具体是什么谷物和肉类,也没有说明占比多少。
根据宠物食品相关国家推荐标准,宠物粮包装物上应附有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或者净含量、贮存条件、使用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地址、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标准编号等。
业内人士林先生告诉记者,上述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偷工减料、成分虚标等情况并不少见,“毒宠物粮”识别起来更加困难,还有不良商家把掺有土和锯末的宠物粮加入大量诱食剂卖给消费者。
宠物粮配料表虚标可能给宠物带来哪些影响?国内兽医协会动物福利分会副秘书长贾开富介绍说,犬猫属于肉食动物,在自然界中,猫主要以捕食小动物为主,从小动物的内脏中获取营养,但现在是居家饲养,为了追求适口性,宠物食品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淀粉和肉粉,还会加入不标明含量的诱食剂,容易导致宠物肝肾功能受损并发病。
“宠物食品中,如果植物蛋白含量过高但不标出来,宠物食用后会造成营养代谢性疾病。而标明成分的全价粮(营养均衡全面的宠物粮)有些其实并不科学,其中所含的碳水过高的主要风险是牙齿问题、心血管问题和肝胆胰腺问题等。”贾开富说。
记者还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有大量的散装猫粮狗粮售卖,售价便宜且包装简单,只有写着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商的塑封袋,没有配料信息和其他信息,5千克宠物粮30元左右就能买到,是普通品牌宠物粮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根据《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宠物饲料经营者不得对宠物饲料产品进行拆包、分装;禁止经营无产品标签、无产品质量标准、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宠物饲料。
记者注意到,这些店铺并未因违反《宠物饲料管理办法》而受到影响,有的店显示已开了很多年,有的销量达10万+。
=庞大市场监管缺位
宠物粮安全须入法
辽宁瀛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照代理过多起和宠物粮安全有关的案件。在他看来,宠物粮市场乱象背后,主要是宠物粮领域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不严,宠物粮市场无序发展所致。
“例如,在法律层面,我国没有将宠物食品安全纳入立法,虽然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部门规章,但不足以使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导致出现一定的监管真空,宠物粮市场野蛮生长,宠物主维权无法可依。”刘国照说,宠物主在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时,相关部门经常回复称,未将宠物食品列入相关监管抽查范围,无法约束相关生产者及销售者。
实践中,宠物主针对问题宠物粮的维权途径主要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监管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在受访宠物主看来,他们通过前两个途径基本无法解决问题,即使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宠物食品商家进行了相应处罚,但仍没有相关依据责令商家对他们进行赔偿。他们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往往由于无法提供能够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而陷入维权困境。
刘国照还认为,在宠物食品检测数据方面,因为没有科学翔实的宠物营养数据系统和专业研究机构,导致我国宠物食品的检测数据无法得到扩充,致使宠物食品的标准过少过低。 我国宠物食品的相关标准仅20多项,一些问题没有标准可依;宠物饲料添加剂的内容过于宽泛,导致有毒有害添加剂未被完全禁止。
为规范宠物粮市场,让“毛孩子”吃得放心、宠物主安心,国内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考虑到我国目前发布的宠物食品标准主要是推荐性标准,所以有必要从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既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也为企业划定生产经营红线。
“有关部门应当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督促电商平台依法履行审核和日常管理义务,不给不良企业提供违法经营的空间。消费者也应该通过正规渠道向商家购买宠物食品,购买时要仔细查看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产品信息,同时通过消费者评价、商家口碑等侧面了解商家的有关情况。”陈音江说。
国内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晓娟说,鉴于宠物具有财产与精神双重意义,因宠物食品不安全给宠物造成的伤害也会间接侵害宠物主的财产和精神利益。
她认为,加强宠物食品安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调整与规范,以保证其权威性与强制执行力;相关行政机关引导行业协会出台宠物食品安全标准,考量不同种类与科属宠物的特点及宠物食品的不同功能制定针对性的标准,且注意根据宠物食用情况进行更新,及时向社会公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应积极承担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生产宠物食品。
杭州全域动物医院院长朱国建议,宠物食品商家应建立食品研发团队,根据长期室内饲养实际出发研发宠物粮,从营养生理、食物多样性角度,根据宠物营养和生理特点及饲养环境等,为宠物生产安全粮。
“无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提高对宠物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势在必行,未来可期。”国内质量检验协会宠物食品用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烁说。
来源 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 作者 张守坤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马晓双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