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宠物医生”如何才能炼成?“大家围着一头牛看,老师讲解牛的身体结构功能、器官位置,教学生打针、灌肠等常规诊疗技术,我们试着检查牛的心跳、肺部呼吸、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宠物医生”如何才能炼成?

“大家围着一头牛看,老师讲解牛的身体结构功能、器官位置,教学生打针、灌肠等常规诊疗技术,我们试着检查牛的心跳、肺部呼吸、胃肠蠕动。”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王一楠描述着上课时的场景,她觉得“治疗好伤病的动物,特别有成就感”。

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是王一楠自己选的。王一楠说,内科、外科、临床诊断、中兽医等特色课程都很有趣,她最喜欢上兽医外科学的实操课程,在课上她了解到手术的基本流程,认识了各种手术器械,“我们还自己动手做了眼睑内外翻治疗手术。”

王一楠未来想从事与宠物行业有关的职业,比如先当宠物医生,再开一家有自己特色的宠物店。有类似想法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这背后是宠物经济的兴起、宠物行业人才的缺乏。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2023年我国宠物产业发展及消费者调研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快速增长,宠物行业整体人才需求量也随之攀升。该研究报告测算,该行业需要约36.8万专业人才。 截止到2020年,全国仅有142910人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其中执业兽医师89758人,执业助理兽医师53152人。

趁此,国内多所高校开设了动物医学、宠物医疗等相关专业,并与机构、企业开展合作,提升宠物行业人才培养水平。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校宠物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毕业生,听他们谈谈这个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如何?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

今年18岁的王丹,家里养了一只小猫,品种是银渐层。王丹说,“我特别爱我的猫,每天‘撸’好多遍都觉得‘撸’不够。”今年7月,王丹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当时我的父母想让我学人医,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很想学这个专业,父母也就尊重了我的意见。”

王丹说,自己是在带猫去看病的时候,萌发了想要学宠物医学专业的想法。就这样,王丹报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今年也是这所学校第一年招收宠物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王丹说,“同学们都是因为喜欢小猫小狗才学这个专业的。”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王丹的说法。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技术系副主任郭志凯介绍,宠物医疗技术专业计划招生25人,“全部第一志愿录取”。开设这个新专业,是因为学校所在地内蒙古包头市的宠物市场在逐步扩大,今年包头市还启动了宠物行业三年规划,“既迎合市场需求,也在为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早在20多年前报考兽医专业的王希春却只是因为机缘巧合。1998年来到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读本科时,王希春一度以为自己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当兽医,过上背着药箱给家禽打针、量体温的日子。他回忆,那时,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清楚兽医专业到底教什么。

“通俗地说,动物医学专业主要围绕猪、牛羊、家禽等经济动物和宠物(伴侣动物)展开教学和科研。要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临床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进而学习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和寄生虫5大类专业课。”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的王希春介绍。

王希春见证了就业趋势的变化。20年前,毕业生大多去养殖企业、饲料厂、生物制剂、检验防疫等单位,只有个别学生从事宠物行业,他们会被当作“不务正业”。2005年开始,随着养宠人数增多,越来越多毕业生投身宠物行业。“动物医学每年招收3个班,但是大一结束后,会有约两个班学生从别的专业转过来。”

因为选择,所以美好

这个学期王丹要学宠物解剖生理等课程,后期还会学习宠物药理、病理、微生物免疫防护、外科临床、影像产科等课程。“这些知识都很实用。”王丹说,她计划,在校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假期抓紧机会去宠物医院实习,日后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到内蒙古农业大学读动物医学专业,“我梦想今后有能力开一家具有个人风格的宠物医院,当一名有爱心、有能力的宠物医生,把热爱的事情发展成职业”。

1986年出生的陈建亮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宠物医学专业,他毕业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检疫班,“班里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养殖场、饲料厂,留在了农村。”一心想去大城市的陈建亮,毕业后到北京在一家宠物医院实习。

学习到一些宠物医疗知识后,陈建亮自己开了一个宠物店,由于缺乏专业的宠物美容师,他又到机构学习了宠物美容护理。从卖活体贵宾狗,给宠物美容护理,再到开宠物医院、卖宠物用品、开驯犬学校,陈建亮建立了自己的“宠物王国”,成立了北京恩宠商贸有限公司。

随着产业链的全面铺开,陈建亮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便想:“为什么不能到高校招学生?”2015年,陈建亮的公司第一次面向高校正式招聘,当时实习工资1300元,管吃管住。陈建亮记得,“宾馆楼道里站满了来面试的学生,100多个学生应聘这30个岗位,当时有3个小女生特别向往这个职业,我就破格多要了3个人。”

“宠物行业可能就是一个通道,让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能跟大城市慢慢地接轨。”让陈建亮感触特别深的是,来自家乡甘肃省的学生都特别能吃苦,迫切地想学到东西,“深夜两三点还在画动物的身体结构。”带着情怀,陈建亮把自己摸爬滚打多年学到的本领教给学弟学妹,“那一批33个学生,20多个人都留在宠物行业,有的开了宠物医院,还有的在北京买了房。”

从业多年,陈建亮发觉爱宠人士早已把宠物当作家人,也毫不吝啬在宠物上花钱。有一位山西的宠物主说自家的金毛得了癌症,想要到北京找一家权威的机构给金毛治病。陈建亮介绍了国内农业大学附属动物医院,“有专业的团队研究癌细胞。”后来,这位爱宠人士带着金毛到北京看病,做了一系列的检查,“进行靶向药治疗。”

“宠物医疗是一个门槛高,并且需要信任的行业。”陈建亮说,当前,网络媒体兴起,一些宠物主人,因为爱他的宠物,怕被骗、被伤害,服务不到位,会自己先去网上查找宠物诊疗的相关知识, 在接受服务时,他们也会做监督,要求也会更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专业人士在精进技术的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更多地流露出耐心与爱心”。

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涉足宠物行业多年,陈建亮发觉宠物行业的从业者,“不是在跟动物打交道,而是在跟人打交道,做的是一门与人性相关的生意。”如何能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强、又有爱心与责任感的从业者,也成了各学校积极探索的方向。

“专业技能过硬的还要具备宠物营养知识、品牌化营销思维等,成长为多面手。”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教研室主任吴孝杰介绍,该校根据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调整授课侧重点。比如,以宠物养护和驯导为主攻方向的同学,要重点掌握宠物的饲养管理、美容护理、训练调教、疾病防治等技能,具有开展宠物的发情鉴定、配种、妊娠诊断、选种等工作的能力;以宠物医疗技术为主攻方向的同学,掌握宠物机体构造与生理功能、宠物常用药物的特性与应用、宠物常见病变的识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影像检查与诊断的能力。

学校也把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教材开发、课程建设,通过理论讲述,实践操作,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问诊时,不能直接说你的这个狗怎么样,猫怎么样,必须热情询问和亲切称呼宠物的爱称。 我们还在做城市流浪动物治理的社会服务工作,包括收容,做绝育手术等,让学生理解,宠物医生跟人医一样,面对的是生命,要敬畏生命,要有仁爱之心。”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副院长余彦国说。

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也在做尝试。王希春介绍,2019年,该校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划分复合型人才方向和小动物方向。 复合型人才偏向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科研教学;小动物方向则围绕猫狗、兔子、豚鼠、乌龟、鸟等宠物,增设小动物内科,小动物外科、小动物产科、小动物传染病、小动物寄生虫、小动物检验学等细化课程。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还与大型宠物医院、诊疗机构合作,联合对本科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头部企业签订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协议,推荐5到10名的研究生去指定动物医院,针对疑难疾病开展科研;组织学生参与为期7-8周教学实习和10-12周的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毕业论文写在临床一线。今年,学院又成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通过头戴VR头盔操作软件进行解剖、手术等操作,观察动物内部脏器,加深对知识的直观感受。

2015年9月,有着扎实底蕴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浙江省内率先开设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以宠物美容为专项技能,以宠物驯导、医疗护理、宠物饲养、宠物鉴赏、宠物营销为选择技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宠物行业人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坚持“驻场式技能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学年在主校区开展基本理论与技能学习训练,第二学年入驻学院宠牧精品园开展综合技能强化,第三学年进入企业开始创新创业探索。教学中,还推行“小班式精英化”模式,该校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潘杨福介绍,“每年报考200人,只录取45人,专业核心课程均由校内专任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开展学徒制教学。”

2020年,该校成功申报宠物护理与美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现已培训并完成考核700余人,不仅实现本专业学生100%持证毕业,还推动了1+X证书在社会面的推广应用。

“‘它经济’的繁荣发展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新的机遇,推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立足企业用人的需求,立足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沿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潘杨福举例说,比如扩建宠物驯导场使实操内容更加专业化、开设宠物营养学调配教室向高端宠物行业进军等,更多、更好地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契合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兽医是预防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前端。近两年非洲猪瘟的传播,暴露出我国动物防疫系统仍有薄弱环节,兽医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从业人数不足、质量不优、地位不高。

业内人士呼吁,我国要应对下一场大流行病,必须坚持“人病兽防”,让兽医成为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预警人”。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1月24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一家养殖场里,乡村兽医们正在给羊采血。受访者供图

上得了实验室也下得了牛棚里

隆冬,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一家养殖场里,撒料机嗡嗡作响,奶牛吞嚼着草料。

39岁的乡村兽医沈俊康套上雨鞋,穿好防护服,在一旁等待奶牛吃完早餐。经过雾化消毒后,他和两名村级防疫员进入牛栏,开始抽样采血。

一头奶牛的采血过程通常需要三人配合,一人固定,一人采血,一人编号。等完成采血任务,牛棚里已尘土飞扬,一股混合着牛粪的药液气味掠过,冲入人的鼻孔。

“手速快,能最大限度降低奶牛的应激反应,同时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沈俊康说。他从业25年,经常被牛踢伤。

沈俊康将血样逐个标记、装箱,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有养殖户要卖家里的畜禽,需要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然后装车转运。“这可耽误不得。”他说,产地检疫合格证就是动物的“健康码”,也是各类畜禽在市场自由流通的前提条件。

十几公里外,榆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里,33岁的陈正博身披白大褂,正在对送检的动物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理学分析。

跟沈俊康不同,陈正博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实验室,与同事负责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日常检测和动态预警。这个实验室是在2009年建成的,检测能力覆盖全县,年检测量可达3万份。

牛羊得了什么病?该怎么治?疫苗起没起作用?这些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从他们实验室里找到答案。

像沈俊康和陈正博一样,基层兽医是能够诊治多种动物疫病的“多面手”。他们有的防护服从头穿到脚,使用先进仪器给牲畜采血、上报信息;有的坐在实验室电脑前,分析各类数据信息,指导养殖场科学饲养、及时防疫。

牛棚里穿防护服,实验室里穿白大褂。兽医们两种不同的“打开方式”,构成了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护屏障。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1月2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陈正博(右一)正在与同事做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受访者供图

“鸟枪换炮”后不再“灰头土脸”

沈俊康的父亲年轻时就是夏官营镇的乡村兽医。那时候家家户户没有电话,也没有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各家各户就一两头牲口,一头牛生了病全家人跟着着急。一有求医的农户找上门,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去看病、打针。

在他儿时记忆里,父亲总是背着药箱行走在乡村猪舍间,深一脚浅一脚,猫着腰走进猪舍,与养殖户一起捉猪,给猪打防疫针。

“受制于当时的治疗技术和养殖水平,大部分时候,一名乡村兽医能做的很有限。”陈正博说。

多年前,陈正博的父母从事养殖业。父亲从定西市采购了一批仔猪,由于防疫检查没到位,买回来后发现了传染病。当时死了40头猪,经济损失达两万元。父母深受打击。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高速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甘肃不少农村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养殖场。新时代乡村兽医们的工作环境大为改善,“鸟枪换炮”后不再“灰头土脸”。以前侧重打针看病,如今更加倾向于实验室检测,注重预防和保健正成为兽医行业的趋势。

新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伴随新型畜禽病毒出现,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动物源性传染病不断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退化以及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给动物疾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陈正博说,甘肃省是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很重视县级实验室的能力建设。2020年全国非洲猪瘟防控政策要求,跨市省调运仔猪、种猪,当地兽医部门需要出具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报告。这一年碰巧榆中县生猪出栏多,幸好县级实验室就可以做病原学检测,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到上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测。

“兽医的力量正在不断完善,养殖户的疫病预防意识增强了,也更加依赖我们了。”陈正博说,虽然工作过程艰苦乏味,但他依然热爱这个岗位,2019年他还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1月24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的一家养殖场里,沈俊康(左一)正在给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受访者供图

“干活的没证,有证的不干这个活”

“简单算一笔账,以2018年起流行的非洲猪瘟为例,通过前端防控和有效干预,如果将生猪的病死率降低1%,相当于救回600万头猪。”国内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孙研说。

“非洲猪瘟从非洲蔓延到欧洲用了50多年时间,从格鲁吉亚蔓延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用了差不多10年时间,然而传入国内后几个月内就影响了很多地区。这凸显了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预警能力并不匹配蓬勃发展的畜牧业。”孙研说,基层兽医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待遇两极化、资源不协调、功能弱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基层兽医体系和从业者。

各地村级防疫员正在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大家都觉得这份工作又脏又累,还有受伤和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风险。一年三四千元的补助,年轻人不愿意干,老的这一辈之后恐怕没人愿意接班。”陈正博说。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推行执业兽医制度”。2008年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也明确提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把执业兽医制度确定下来,随后各地开始推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甘肃执业兽医考试每年有1000人到1500人参加,由于需要专业知识门槛,通过率不足二成。”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何其健说,“尽管如此,许多通过考试的执业兽医并没有去基层一线工作,而是在城市宠物医院,为伴侣动物看病。”

考取了执业兽医从业资格的人,大多数是经过系统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大学生,但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会去基层,而一些基层真正的从业者往往并不持证。“干活的没证,有证的不干这个活。”孙研说。

乡镇一级的畜牧兽医站属于全额供给,许多非专业人员挤占了包括畜牧兽医在内的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岗位,导致一些公益性技术服务也没有直接服务于农牧民。

记者在甘肃多地走访了解到,乡镇一级的畜牧兽医站被纳入乡政府管理后,乡村兽医由过去的单线管理,变为由动物卫生监督所、农牧局、乡政府等多头管理。

“兽医站没‘户口’,我们也就成了‘黑户’。”沈俊康说,基层兽医本就人手紧张,归乡镇政府管理后,日常琐事、杂事缠身,难以专注于业务工作,专业服务力量有些捉襟见肘。

“基层监督检疫至关重要,如果第一道关把得好,动物疫病就能控制好,出现大规模蔓延的风险就不大。但是一边做日常行政工作,一边兼顾兽医相关工作,容易造成监督和服务缺位。”孙研说。

针对目前存在的隐忧,孙研建议国家要加大对动物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从保障经济发展、保障养殖业发展、保障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估现状,适当增加动物防疫经费,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兽医的社会地位。

优化执业兽医管理制度,对学历和知识结构设定合理门槛,每年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对执业兽医进行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基层防疫人员的力量,让他们有意愿、有机会考取资质。

宠物行业急需36.8万名专业人才“宠物医生”如何炼成 75%人类新发传染病源自动物

中金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宠物行业整体人才需求量约为37万,2018年,全国仅有近10万人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其中执业兽医仅约7万人。

打造“同一个健康”方阵

20世纪40年代,以盛彤笙、朱宣人为代表的一批海外留学生学成归来,推动建立了我国现代兽医体系;改革开放至今,兽医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我国的兽医制度也不断地接轨国际水平。

专家表示,新形势下,兽医的职能范围正在从过去单纯诊治动物疾病,发展到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

孙研说,面对动物源性传染病带来的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从动物源头进行控制,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坚持“人病兽防”,也是保护人类免受危害的最佳途径。

“ 我国公共卫生和动物卫生系统之间的合作关系仍然需要加强。”他说。

业内人士呼吁,面对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新发多发的形势,要尽快推动形成人类公共卫生和动物卫生的“同一个健康”方阵,在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上,充分发挥兽医的“预警人”作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病学家卡尔文·施瓦布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医学”,借此警醒世人,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和疾病也是密切相关的。

何其健说,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涉及若干领域和众多职能部门,要建立起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监控网络和合作机制,由市场监管、海关、文旅、交通、商务、卫生、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

“在现行制度下,最重要的是衔接人类卫生和动物卫生两个系统,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公共卫生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他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创文章,作者:逐梦天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4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