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增肌必备干货:六大品牌增肌粉实用测评 在乡村:退烧药难求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0 36


增肌必备干货:六大品牌增肌粉实用测评

不管是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还是从一条。汉壮名一成变鸡小小鸡变成一名壮汉。

一碰上身材的事儿,仿佛曾经学过的所有能量守恒都喂狗了,撸铁增肌越撸越细,碳水蛋白越吃越软,说好的按体重比例计算蛋白质摄入量呢?说好的吃好练对就能变大呢?计划表上写着“我想增肌”,可是现实实在打脸,“不,你不想”。

“为什么大佬可以!我不可以?”??肌缺行五!我是不是天生五行缺肌??”

在遇见过太多案例之后,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增肌阶段的瓶颈几乎是每个健身的兄弟都遇见过的。而正在瓶颈中的你也完全不要担心,你和大“肌霸”的差距不一定是天赋和体质,可能仅仅是一些小细节。

第一,肌肉刺激是否到位?

不够充分的刺激无异于隔靴搔痒,毕竟粗壮的肌肉线条是要在撕裂肌纤维之后重塑的。

第二,你是不是练习太勤了?

肌纤维撕裂之后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修复,那就容易造成肌肉的损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伙伴撸铁会越撸越细。一般来说每一个肌群在一次充分的刺激之后,我们通常会建议休息两到三天,这也就是为什么健身房大佬们会把自己的锻炼计划分成胸背,腰臀,腿部等等了。

第三,光练不够,你吃够了吗?

光吃不练等于贴膘,光练不吃等于消瘦。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饮食中的比例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你一段时间的锻炼成果。瘦人想要长肌肉仅仅补充蛋白质是不够的, 要大量的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仅仅依靠来自一日三餐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想要达到理想的增肌的效果,难度非常大。

按常理来说,保证蛋白质和碳水摄取足量的前提是保证足够多的摄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得吃得够多。但是很多瘦人难就难在这里——多吃一碗饭就已经难度很大,要把碳水和蛋白提升到日常的两到三倍,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在这种情况下,营养补剂尤其是增肌粉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增肌粉,又称“饲料粉”,可以方便快捷的满足增肌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比例的刁钻要求。

说到增肌粉,不少人会说“我吃蛋白粉,那还有必要吃增肌粉吗?”

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下增肌粉和一般乳清蛋白粉的区别。

增肌粉VS蛋白粉

乳清蛋白粉和增肌粉最大的差别在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同,乳清蛋白粉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除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整体提供的能量很低。而增肌粉除了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确保在补充足够蛋白质的还能提供大量的能量来达到增重增肌的效果。

除了碳水的差别外,增肌粉中还含有了人类日常所需的重要维生素矿物质,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拿来代餐,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打开了网购平台开始搜索增肌粉,然后你会发现,琳琅满目口味众多宣传美丽,然后你的选择困难症发作了。

我们这次自购了6款爆款增肌粉,来给大家从专业角度做一个增肌粉测评,方便大家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购。

测评对象

六大实力派选手分别是:Muscletech肌肉科技蛋白增健肌粉、ON奥普帝蒙MASS乳清蛋白粉增肌粉、MP格斗增健肌粉2722g 乳清蛋白质粉、康比特增肌粉乳清蛋白粉健肌粉、Olimp欧力姆强化增肌粉、Nutrend诺特兰德MG增肌粉。

测评维度

产品成分/试饮体验/性价比

在增肌粉的选购当中,营养成分必然是大家最关心的硬性指标。 是饮用体验和性价比。毕竟不是人人家里都有矿,健身要养成习惯腰包伤不起,同时口感丰富度和冲泡难易程度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从成分,品尝体验和性价比三个重要维度来给大家就此六款增肌粉进行了测评。

1. 成分

说到成分,跟我们的健身效果最直接挂钩的就是能量、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微量元素。

当然不同品牌的增肌粉对于每次运动之后的建议补充量有所区别,为了更加方便大家的需要,我们本次测评将以单次运动后不同品牌的建议(参考品牌官方介绍)补充量为例展开对比。

其中六款增肌粉的每份补充量依次是:ON-334g、Muscletech-227g、康比特-80g、Nutrend-70g、MP-334g、Olimp-150g。

能量PK

能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量,减脂期需要努力营造热量差来保持消耗,而增肌同样要保证热量摄取来增加体重。

(以每次运动补充的热量为准)

通过将此次参与测评的六款增肌粉根据每份所提供的热量进行比对,我们会发现,每次饮用后能量补充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MP>ON>Muscletech>Olimp>康比特>Nutrend。

(当然这个和商品建议的单次使用量有关,比如每份如果非常大,热量自然就高。)

蛋白质和碳水PK

如果说能量决定我们的体重增减,那么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塑形成果。

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组成,在增肌期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是1-1.5g/kg体重。

大家可以通过计算自己的体重,知晓自己的每天需要摄入多少克蛋白质,举个例子,一个体重80kg的小哥哥,在增肌期每日摄入蛋白质在80g-120g之间是合理的。

但如果你平常没有吃鸡鸭鱼肉,喝牛奶豆浆的喜好或习惯,在饮用增肌粉时,就要注意选择蛋白质含量相对极高的。另外是根据每周训练强度的不同,你所需要摄入的蛋白质也会不一样。但原则是,有运动习惯的人,尤其是经常会进行力量训练的人,一定会比没有运动的人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即训练强度越大的人就需要摄入越多的蛋白质。

我们对每次运动后补充的蛋白质进行了数据对比,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六款增肌粉每次提供的蛋白质量排名依次为:Mucletech>ON=MP>康比特>Olimp>Nutrend。

肌肉科技的蛋白质含量相对高一些,比较适合重量级并且运动强度较大的同学。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是提供能量,瘦人增肌的路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足够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关于六款增肌粉每次提供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我们可以感受一下。

MASS型增肌粉能在一日三餐之余,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我经常会收到许多瘦子的求助,有的无法通过日常饮食,也就是吃主食很难吃多,有的就是不管怎么练,最后的增肌效果都不尽人意。所以若你属于平常胃口小,很难吃的下更多米饭,无法保证自己每日碳水摄入达到增肌的标准,那可以考虑MASS型增肌粉了。

你仔细思考一下,每天练得那么辛苦,吃饭方面也下了那么多功夫,最后想要练就一副好身材却倒在碳水摄入不足这一点上,是不是觉得有那么一丢丢功败垂成的感觉。所以各位天生长肉就比较困难的同学一定要在选择增肌粉的时候,特别注意碳水含量这一点。

而Nutrend和康比特每次提供的碳水量相比之下则少了很多,均在100g以下。

如果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综合比较,康比特增肌粉的蛋白质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差不大。

像康比特这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接近1:1的增肌粉更适合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朋友,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日常摄入蛋白质比例过低,或者对快速增重需求不大,那么这类增肌粉或许可以成为你的优先选择。

当然长肌肉除了能量和蛋白质,不可或缺的还有各种促合成营养素,其中包括各种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

2. 饮用体验

做为一次完整的测评,除了成分和含量的关注外,我们也少不了试饮,对增肌粉口味的尝试和比较,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我们将粉放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中。

粉的细腻度PK

粉的细腻会直接影响到粉的溶解度和口感。从干粉的状态来看,ON 和肌肉科技的粉,在颜色和细腻度上比较相似一些,颜色稍浅且都是属于比较细软型的,像面粉一样的质感,不同的是肌肉科技的粉稍有结块;欧力姆、康比特和MP颜色上要更深一点,粉的细腻度 除了康比特,另外两款结块更严重;最后是诺特兰德,粉的颗粒感比较强,质感有点像细沙子一样,比较好的是完全不结块。综合来看,康比特和ON粉的状态会相对优质一点。

粉的溶解度PK

同样,粉越好溶解说明粉质越好,越不易粘杯。

使用同剂量粉并直接加入同样多的水,从1分钟后的溶解情况来看,康比特、ON和欧力姆会好一些,溶解比较快且很少有结块。而诺特兰德、MP和肌肉科技则相对溶解较差一些,结块和粘杯情况相对明显,就需要老铁们喝之前用摇杯更加用力的摇一摇了。

口感体验PK

一号ON 奥普帝蒙:

口味选择:巧克力、香草

口感:种类不是特别多,但是口感还可以

综合体验:虽然口味选择不太丰富,不过口感比较顺滑细腻,喝起来很柔顺。

二号Muscletech肌肉科技:

口味选择:香草、巧克力

口感:喝起来会有种奶昔搬的顺滑,细腻度非常好,但是有点偏甜,口感还有点奇怪的味道,总的来说口感一般

综合体验:喜欢喝甜的朋友可以试试,不过巧克力味喝出一点点板蓝根的感觉…不太好,冲泡溶解性一般。

三号康比特:

口味选择:巧克力味、香草味、抹茶味、草莓味

口感:闻起来很赞,口感较好,不会卡喉咙

综合体验:巧克力香味浓郁,就是口感没有闻起来那么惊艳,不过溶解性不错,不容易粘杯。

四号Nutrend:

口味选择:提拉米苏味、冰咖啡味、草莓味、巧克力味、香草味

口感:很甜,个人感觉会有点腻,不过口味选择多,有多种尝试,口感较好

综合体验:非常甜!不过溶解性不错,喝起来的感觉比较顺滑,口味选择丰富。不过注意的是勺子是在罐子里面的,第一次需要用干筷子从粉下面捞出来。

五号MP增健肌粉:

口味选择:曲奇味、巧克力味、香草味、卡布奇诺味

口感:闻着挺香甜的,喝起来会有点腻

综合体验:香草味闻起来有牛奶糖的味道,就是刚开始喝会有点不习惯这个味道,适应后口感还是可以的,不过喝多了也会感觉到腻。

六号Olimp:

口味选择:巧克力味、草莓味、香草味

口感:味道香浓,喜欢重口的朋友推荐使用

综合体验:很滑顺,入口即吞,也属于喝多了会腻的甜度。总的来说味道还好,就是会起沫。

3. 性价比

这里从京东和天猫把六款测评对象对应的斤数和价格进行了统计:

为了更加科学的对比和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我将价格进行换算,按照平均斤数来对比。

单价从低到高依次是ON<MP<康比特<Nutrend<Muscletech<Olimp

总结

通过对上面的数据和体验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制作了一张综合表单,大家可以更直观的进行对比选择。

小伙伴们在选购的过程最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需要,如果你不需要太高的能量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摄入,那么康比特和Nutrend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你属于有迫切增重需要的瘦子,选择ON和MP这类能量更高的MASS型增肌粉不错。

以上,就是关于此次六款增肌粉的测评,希望可以在大家的增肌过程中提供帮助。

在乡村:退烧药难求

吴君君一家住在河北省中南部一个县城的山区里,村子距县城50来公里。12月13日晚上,他4岁的女儿发烧到39.1摄氏度。彼时,家里只剩下两包儿童版布洛芬颗粒,夫妻俩给孩子冲服后,一晚上也没见效。次日早上,烧到39.5度。

寻药,成了吴君君那两天的头等大事——他先去了村医那里,村医说,最近村里发烧的人太多,早就没药了,药物一直配送不来。他又骑车到附近几个村去找药,走遍乡卫生院和乡里唯一的大药房,最后只买到了两包板蓝根和一盒阿莫西林胶囊。

疫情中的乡镇卫生院,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回到家,他让女儿服了板蓝根,发烧症状倒是好了一点,但体温仍没低于38.5度。到了14日晚上,吴君君和妻子也开始发烧,两人同时伴有咳嗽和全身疼痛。尽管没有抗原自测条,但他们认为肯定是一家全阳了。

药不够用,吴君君就学着网上的配方,熬了一大锅葱姜水,三口人一碗碗喝下去,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症状。

12月15日一早,发着烧的吴君君再次出门买药。这次,他去了隔壁乡上,但依然没找到合适的退烧药。临近中午回家后,他只能继续让女儿物理降温。他和妻子也将一条凉毛巾搭在各自额头上。“在村里真是不行。”吴君君说,别说退烧药了,连抗原和N95口罩都买不到,“希望上面能关注农村里的阳性患者。”

这个问题正在得到重视。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印发的《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中,不少细节就有了具体指向。比如,该方案要求“12月底前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诊室(门诊),力争到2023年3月底将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

许亮和吴君君在同一个县,他所在的村离县城稍近一些,村里很多人在县城周边做工、上班,人员流动相对较多。也 这段时间出了不少阳性病患。

“我们村近4000口人,至少一半阳了。”许亮平时在工地上开挖掘机,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他一直没上班,政策放开后才得以重返工地。

12月11日,他觉得嗓子干痒,隔了一天就发烧了。他赶紧拿家里剩下的唯一一支抗原自测,结果显示阳性。可家里没有退烧药。他先是去了村里的卫生室,村医说暂时没药,“等不及的话就到周边村里找找看”。许亮没有照做,他想了个土办法——跑到乡里一个公共浴池去泡澡。在他的认知里,很多病是可以靠热水来解决的。

泡了半小时后,病情反而加重了。许亮想起2003年“非典”时在家烧醋治疗。回家后,他把一瓶醋放到锅里烧了两个小时,屋里到处是酸溜溜的醋味儿,可症状依然未减退。

许亮只好疯狂喝开水,这个办法倒让他舒服了一点。他突然想起曾加过县里一个大药房老板的微信,于是马上联系对方。老板给的回复是:“退烧药、N95、抗原、体温计、消毒液、酒精湿巾都没有,连果维康都卖完了。”

没有药吃的情况下,许亮艰难地熬过了第一晚。13日早上醒来后,他感觉除了发烧,全身很多地方在痛,尤其是腿上曾经受过伤的位置。

“我估计,身上哪里最脆弱,病毒就攻击哪儿。”许亮不敢出门,吃饭只能让住在另一处宅子的母亲送过来。母亲把食物放在大门口后敲下门,许亮隔几分钟出去取。用他的话说:“和喂狗一模一样。”

总这样熬也不是办法,许亮查到了县里所有乡镇卫生院的电话,一个个打。打了十几个电话,只有3家接通了,告知他早就没药了。这时他看到有人在村微信群说,隔壁乡“有人配新冠中药,效果不错”。听到这个消息,许亮马上开车去找药。

隔壁乡的这位村医平日喜欢用中医手法给人看病。许亮赶到他家时,很多人已经在排队了。他等了近1个小时才取到药。这些药都已经被煎好分装了,购买者回去在开水里加热就可服用。村医说,这是省里医院配方,效果怎么样得自己回去品。

“一副药有十几包,让一天喝两包,总共180元。”许亮说,那些中药非常苦,苦到他只勉强喝了一袋就喝不下去了。他还是选择继续喝水,直到后来,有村民送了他4粒布洛芬胶囊,才让他暂时放松下来。

一名村民阳了后,从村医那里买的药。

和许亮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同县的林镇国。前几天,他1岁的儿子发烧后,他用村里发的抗原条,检测出孩子是阳性。因为儿子太小,林镇国不敢耽搁。他骑着电三轮,和妻子将孩子送到乡卫生院。卫生院说乡里医疗条件有限,暂时也没发热门诊,让他们赶紧去县医院。

林镇国又骑电三轮,将孩子送到县医院。近20公里的路上,妻子紧紧将孩子抱在怀里。

到了县医院,医生说,大部分儿科大夫都阳了,实在忙不过来,建议去市里。和医生争吵几句后,林镇国将电三轮停在一个地方,打车带孩子去了市里的医院。通过村民找了一圈关系后,终于让孩子住上了院。但医院只让一人陪护。于是,妻子留了下来。从市里离开时,因为走得太急,林镇国竟没想着去买些退烧药物。

到家后的第二个晚上,他也开始发烧了。随后,他和很多村民一样,陷入了无药可买的境地。幸运的是,林镇国所在乡的卫生院,可以打退烧针。

“一针十几块,让打三天。”他顾不了那么多,先打了一针。至于这些针剂是什么药物,他自己根本记不住。

打完第一针回家时,林镇国经过了乡里的大药房。他走进去,正好看到老板刚到了20盒连花清瘟胶囊。平时卖14.8元一盒的药,现在卖到 35元了。林镇国犹豫了一会儿放弃了,“我就是个农民,消费不起,回去多喝水。”

回家短暂休息后,他发现自己开始退烧了,于是拿着一把锯子出了门。

“去山上捡些干柴烧暖气。”林镇国说,这就是他的乡村日常,只有没什么大事,永远不敢懒惰,不敢停下来。

留守老人求助外地儿子买药

快70岁的冯占奎一直生活在农村,儿子冯志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平日里很少回老家,疫情这三年更是只回去了两趟。

“我妈去世几年了,我爸是留守老人。”冯志说,他的老家在河南省西南部一个县里的村子,村里只有几百口人。冯占奎不会用手机,日常只用老年机和儿子通电话。在冯志印象里,父亲没啥爱好,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村里和老伙计聚在一起打牌、听戏,或者干坐着。

前段时间疫情严重,冯占奎和其他村民一样窝在家里出不来。政策刚刚放开,他马上和老伙计们又聚在一起打扑克。几个老伙计也不知道谁先感染了,前几天陆续开始咳嗽、发烧、浑身难受。

冯占奎没有严重的基础病,但突然感染还是让他不适。他去找村医拿药,被告知没有了。对年轻人来说也许能想出更多法子找药,可对冯占奎这样的老人来说,只要村医务室没有药,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回家后,冯占奎翻箱倒柜找出些牛黄解毒片和甘草片吃了下去。

这些药吃下去,效果不太明显。冯占奎记得妻子在世时,总拿开水冲“鸡蛋茶”去火,于是,他也喝了几个鸡蛋,又吃了两盘西红柿拌白糖,症状依然存在。

“全身上下都疼,总想上厕所,却又排不不来。”冯占奎说,他本想让自家晚辈去镇上买些药,但大家都在家里发烧,没人能替他跑腿。他只得开着电三轮,带着两个同样发烧的老伙计一起去了镇里的卫生院。

镇上卫生院说,退烧药和退烧针暂时都没有,如果到货会通知他们。三个人想去县里试试,可一想还有40公里路就放弃了。

几个老人回家后,不知道谁出的注意,又开始用劣质散白酒进行“治疗”,结果除了喝醉外,没什么疗效。折腾了一圈,冯占奎躺在床上不冷静了,他决定求助儿子。儿子冯志最近也阳了,但他提前买了药。接到父亲电话后,他有些担心。

冯志本想从北京寄药回老家,但几家快递公司都说不能保证送达时间。他又拨打了县里几个大药房的电话,想着有退烧药的话,高价让对方送过去。但这些大药房表示,根本没有感冒、退烧、镇痛和消炎药物了。

“大部分的说法是,药品到很难能到县里。”冯志说,一是本身就没货,二是很多配送人员也阳了。没办法,他只好发动老家的同学、朋友,最后大家虽然没买到布洛芬,但有人帮他在一个偏远的乡镇买到了用于抗炎、镇痛、解热的“尼美舒利胶囊”。

随后,冯志的朋友将药物放到村口一块石头上,老人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取到药物。

拿到药后,冯占奎只吃了三粒就退烧了,症状总算减缓了一些。他把药物给其他老伙计各分了几粒,一时间在几个老人间树竖起了威信。

“如果遇到那种完全没资源的可怎么办?”冯志担心起更多农村的留守老人。况且,很多老年人还有基础病。

几位受访的县级医院医生告诉记者,如果老年人有危重症的话,还是可以住上医院的,只是轻微阳性,的确需要自己想办法。“按照本来的布局,村医务室、乡卫生院是这个群体的首要医疗屏障,但随着药物短缺,基层医疗机构也束手无策。”河北一家县医院的副院长说,这是当下面临的现实。

乡镇卫生院是很多农村病患的健康屏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人,已超过1.2亿人。在这些人中,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大约有9900万人,另有超过160万老年人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但生活仍能自理,还有超过30万不健康老年人无法实现生活自理。

而随着疫情政策放开,这个庞大而沉默的群体正潜在面临着阳性风险。

“求大家别不再囤药了。城市囤完县里囤,县里囤完乡镇囤,这样下去,留在村里的老人万一感染了怎么办?”冯志真切呼吁,:“请给他们留出一条退烧之路。”

这几天,还有志愿者在网上要募集首批5000盒退烧药捐赠农村老人,他们在网文中写道:“比起城市老人,农村老人更脆弱。他们处于最最底层:一是买药难,大量药店遭抢药断药。二是很多农村老人感冒发烧舍不得马上买药先拖两天,实在身体扛不住了才去买药看病。三是他们也不会上网求救,他们是被这个时代彻底遗忘的人群。”。

“相信困境是暂时的”

丁志龙在河北一个千余口人的村子做了近20年乡村医生。尽管附近几个村也都有卫生室,可乡亲们还是习惯找他来瞧病。

前段时间,疫情政策还未放开时,由于一个提前放假回家的大学生被感染,整个村子的疫情开始迅速传播。

作为乡村医生,丁志龙每天要面对很多人,找他看病的人陆续感染,而他自己也终究没能逃过,村里以及附近村里的阳性患者呈几何增长。而就在这个时期,疫情政策突然放开。丁志龙和很多村民未被拉走强制隔离,也从未在方舱待呆过一天。

居家隔离时,丁志龙自己在一个房间。作为乡村医生,他本不应该缺少药物,可尴尬的是,他的卫生室除了些儿童退烧药外,竟没有成年人可以用的口服退烧药了。

“这类药本来也没多少,早就被卖光了,一直没配送过来。”丁志龙说,但由于没人囤针剂,他那里还有些退烧针剂。开始发烧后,丁志龙给自己打了3次退烧针,体温彻底恢复正常。转阴后,他发现每天都有几十人上门买退烧药,但他也无可可奈何。

他劝发烧的人,像他一样打退烧针。可等退烧针用完后,他彻底没了办法。

据丁志龙透露,作为村医,他不能单独采购药品,必须由乡卫生院统一采购,而卫生院得报到县里,“(采购的)都是些基本药物,仅仅能满足老百姓日常的普通要求。”

有村医自己煎制的“新冠中药”

当卫生室没有退烧药后,丁志龙也按程序进行申报,但一直无法配送。

按照丁志龙的说法,平日里的药品采购中就暴露出不少问题——具有配送权的平台非常有限,缺药、少药时有发生。而如果药品价格发生变化,固有的采购程序也得发生改变。遇到疫情时,这些问题就进一步被放大。

“关键就没退烧药。”丁志龙称,县里的乡村医生们有个群,大家面临的情况都差不多。可作为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只能等通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丁志龙小小的卫生室里,每天仍有人上门找药。有时他干脆先把卫生室关门,自己找个地方躲起来,可找药的电话很快就会打进来。

丁志龙从没想过平日里最普通的退烧药,现在竟到了这种紧缺地步,“我们反馈给乡卫生院,乡里反馈给县,一圈下来,还是没有药。”这几天,他还关注到了网上一则信息。说是广西有地方在网上写攻略,教大家如何到偏远县区抢药,导致当地根本买不到退烧药物。

“我们这儿可能没这么极端,但很大程度上是囤药造成的。”丁志龙表示,现在阳性患者一般7天左右就转阴了,发烧也就两三天:“布洛芬一盒24粒,一天最多也就吃两粒,为什么要囤十几盒呢?”

在他看来,如果大家早早把药囤光了,乡村里的阳性患者永远也不可能吃上药。

但有些乡村的老百姓,并没遇到这些缺药的问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静静就透露,他们那里“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和磨炼,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现了区域内网格全覆盖的规模,在工作磨合中,跟镇乡管理网格也实现了对接,村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乡村医生、志愿者,都可以参与到健康管理工作中来。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居民做一些健康咨询,另外他们也可以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及时反馈给我们”。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西未庄乡中未城村乡村医生翟大龙也表示,当地“已经做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我们和村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进行了签约,每周开展一次随访,提供健康监测、用药监测服务,及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药品是否短缺,甚至粮油米面短缺等情况,彼此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很好的信任基础和浓厚的感情基础。”

稍早之前的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时,还要求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县级医院帮扶机制,提升农村地区重症救治能力。

面对这些做法,村医丁志龙说,他相信目前的困境都是暂时的,“但还是希望相关药物能配送到位,毕竟,我们的乡村,马上就得面临元旦和春节的返乡潮。”

#疫情放开,一药难求#​#相信#​#困难是暂时的#​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