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非遗丨义乌斗牛之牛的品种及训养体现昔日农耕文化 古代斗牛与牛车
义乌非遗丨义乌斗牛之牛的品种及训养体现昔日农耕文化
义乌斗牛分布区域较广,主要以义南地区赤岸佛堂等乡村为主,流行于赤岸、倍磊、后宅德胜岩、义亭铜山岩、夏演梅口殿、田心灵瑞殿、廿三里楼山塘及华溪等,特
义乌非遗丨义乌斗牛之牛的品种及训养体现昔日农耕文化
义乌斗牛分布区域较广,主要以义南地区赤岸佛堂等乡村为主,流行于赤岸、倍磊、后宅德胜岩、义亭铜山岩、夏演梅口殿、田心灵瑞殿、廿三里楼山塘及华溪等,特别倍磊、赤岸镇等地尤其盛行且如今依然零星时有开展。义乌斗牛多以节庆、农耕时节为开展活动时间。
义乌斗牛的牛的品种及训养体现了义乌昔日农耕文化内涵。
义乌斗牛均选取用未经阉割过的公牛,俗称“牯牛”或“黄牯”,需年轻(以四牙为宜,最多不超过六牙),骼架高、毛光泽、腿粗壮、角粗短、性凶悍。角弯或长而尖者皆不选用。
斗牛需要先经过训练,才能上斗场。在牧场或旱田中选大小相等之牛,面面相向,教以斗法,牛相遇,如用鼻互相嗅触就放纵;用牛角相斗的,如不用力,则拍其后腿,曰:“用力,不要随便。”如甲牛胜,将甲牛之鼻,力扯之,曰:“帮钩”,使乙牛攻至甲牛之颈,当甲牛帮钩时,司乙牛者,必拍其后腿,使之用力。有时提其鼻,练习“挂”方法(挂:即将颈与前腿压住对方之牛头)。
经过多次训练,已娴熟斗法,始上斗场。练习时,不去牛绳,以防狂奔。并因斗之姿态而取不同牛名。如善以颈与前腿压住敌人,使之困败者,名之为挂,如双牙挂、英雄挂、乌龙挂之类;牛小而无战不胜或牛小而能斗较大之牛者,名之为罗成、铁郎头(铁椎之意);每斗必胜或一鸣惊人者,名之为武松、新英雄;一入斗场即倒退或一触即逃,后又转身复斗者,名为小随便、小烂污;毛泽光润、形状美丽者,名之为花旦:黄色而肥大者,名之为黄大梁;大牙而身庞大者,名为大六牙;双牙而能撞者,名为双牙撞,更有以力战而得特殊之名者,如逼山;有因牛老或同名之牛出世,各加一字以示区别,如老英雄、新英雄,大花旦、小花旦、新花旦之类。“北山”是义乌解放前最出名的一只斗牛。
撰文丨CFRS.XQJ 何赛阳
摄影丨XQJ(图为义乌斗牛非遗项目传承人毛协秋在驯养斗牛,摄于201807)
义乌金华非遗项目-义乌斗牛文化系列还在进行牛,敬请期待,欢迎留言!
古代斗牛与牛车
汉代社会经济繁荣,牛的种类广、数量多,斗牛活动也出现在乡间,广受群众所喜爱,农忙闲暇之余,人牛相斗,或牛牛相斗,满足了民众自我休闲的精神需求。在汉代,我国北方就有了斗牛活动,南阳等地出土的斗牛图,说明了斗牛这种娱乐活动在当时已经流行。
我国目前斗牛活动仍然有开展,主要集中在浙江金华、黔东南的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富有民族风情的娱乐活动。
牛车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先秦时期,牛在交通运输方面已经大显身手了,“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服牛”即驾牛车。老子乘青牛过关,写下《道德经》。汉初,黄老哲学是盛行社会的主流思想,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老子哲学在民间始终流行,间接影响汉代人乘牛架牛车的思想。 《后汉书》记载,“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刘秀前期冲锋陷阵骑的也是牛。
从驾畜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牛车是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上至皇帝和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管是居家生活还是参加重大的礼仪活动,一般都使用、乘坐牛车。(《洛阳晚报》)
原创文章,作者:心灵捕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4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