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从濒临灭绝到3000万一条 曾经一狗顶一房,如今无人问津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6 27


从濒临条一万0灭绝到3000万一条

| 黑马奇说

编辑 |黑马奇说

10年前,藏獒是百万名宠,能在北京换一套房子。

10年后,藏獒已然变成流浪狗,甚至成为盘中餐。

这1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万人追捧的神犬变得无人问津?

从皇家贵犬到消声灭迹

历史上有关藏獒的记录,要追溯到汉朝,那时的藏獒是皇家贵犬,只有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才能养得起这种体型庞大的宠物。

一来藏獒是个大胃王,每顿要吃2斤左右的食物,而且它是偏肉食性动物,顿顿要有肉才行,二来它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很难适应平原气候,死亡率比较高。

正是这两个原因,造成寻常百姓很难养得起藏獒。

到了民国时期,就更没有养藏獒的条件了,一方面因为那时是战乱时代,富家子弟,即使有钱也没有心思养狗玩,另一方面,穷苦人家,每天为了活命还来不及,更不会养一条毫无用处的狗。

即使到了新国内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举步维艰粮食供应非常短缺,老百姓整天风餐露宿,国家根本不提倡养这种巨型犬,甚至出现了打狗运动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藏獒从皇家贵犬到濒临灭绝

从消声灭迹到声名远扬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藏獒才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之后又通过三个人的推波助澜,把藏獒炒到了天价

第一位是台湾演员张佩华,他是当时知名的流量小生,也是位养狗爱好者

1979年,他在美国纽约街头第一次看到藏獒时,就被它壮硕的体格所吸引,于是他经过多方打听,让朋友花了120万台币买了一只藏獒,从美国运往了台湾,120万台币换算成人民币接近30万元,而且还是在70年代,可想而知,这只狗有多么昂贵。

藏獒一经运到台湾后,立马受到万人追捧,一是因为张佩华的明星身份,他的爱狗自然受到媒体关注,经过大幅报道后,所有人都知道他圈养了巨型犬

二是那个年代台湾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百姓富裕了起来,许多人开始追求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价格昂贵又稀缺的藏獒,无疑是那时我们追逐的新潮,甚至被誉为“高原神兽”。

到了80年代末,光是藏獒的配种费就能有20万台币,一只藏獒幼犬也能卖到20-30万台币20万台币差不多5万人民币,是许多人一两年的收入总和。可想而知,当时的藏獒多么受人欢迎。

前面说过,藏獒虽然雄壮,但极其难以养活,不仅从美国引进到台湾的运输成本高,而且当时藏獒的数量稀缺,大多是近亲繁育畸形狗患病狗尤其之多。

狗贩子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他们想到从大陆购买藏獒,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能避免生出畸形狗。

这时把藏獒炒到天价的,第二位始作俑者登场了,他叫王占奎,是河南最早的一批狗贩子

在听说台湾兴起圈养藏獒新潮前,他专门饲养德国牧羊犬,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藏獒,不过为了抓住商机,他动起了买卖藏獒的想法。

可没见过这种狗,也不知道这种狗叫什么,怎么办呢?

他把藏獒的照片贴在墙上,像寻狗启示一样,希望能找到这种狗的线索,还经常走在大街上,逢人便问认不认识这种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有人告诉他,村里有位从大西北打工带回来的那条狗,跟照片里的狗很是相似。

王占奎二话没说,跑到了对方的家里,第一眼见到藏獒时,他就认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狗,对方告诉他,这种狗叫藏獒,生活在西藏

1986年王占奎和同伙搭上了前往西藏的火车,刚到西藏,就在藏民的家里看到了藏獒,当时的藏獒在大陆还不值钱,在西藏更不是什么高原神犬,王占奎就和同伙两人一块买了23只藏獒,其中王占奎5只,同伙18只,就这样带着藏獒回到了老家。

回到老家之后,王占奎托人把他的5只藏獒卖到了台湾,一只藏獒7000元人民币5只藏獒就是3.5万人民币

80年代的国内,普通工人月薪只有几十几百万元户绝对是有钱人家,而王占奎一下子赚了三五万,对于其他人听起来像是天文数字

尝到甜头的王占奎,又回到了西藏地区,这次他把藏獒幼犬带回了老家,打算自己育种,再而转卖到台湾,就这样王占奎很快赚到了一大笔钱,他是第一个吃蛋糕的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王占奎倒卖藏獒赚到了第一桶金,越来越多的人加到这一行,藏獒的数量也骤然增多。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再精美的物品,一旦遍地都是,就一文不值,藏獒也不例外。

再加上1995年后两岸关系日益紧张,倒卖藏獒变成了违法行为,台湾人无法再从大陆购买藏獒,大陆人也无法向台湾出售。

90年代,我国经济虽然日益增强,但人民的平均收入还不是很可观,养藏獒对于任何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养藏獒还没有在大陆形成一种潮流

就这样在90年代末,藏獒从原先的万把块,一下子跌落到几百块,这点钱对于食量巨大的藏獒,连买食物都不够,王占奎很快就入不敷出,前几年赚得一大笔钱,也赔得精光

不过王占奎是一个十分爱动脑的人,他能发家致富是有原因的,台湾卖不出去,他就想办法在大陆卖,但是那时大家对藏獒闻所未闻,更别说买回家当宠物

卖不动怎么办呢?王占奎想到了借助电视台做广告,他找到河南电视台所属的大河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关爱动物,又如何因为动物倾家荡产的文章,呼吁全国人民帮助购买自己家的藏獒,文章写的真切动人,感人肺腑,可谓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就这样,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有钱人纷纷而来买藏獒,没钱人也对藏獒有了认识,真是一举两得

虽然90年代末,我国藏獒数量比之前多了几倍,但是耐不住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藏獒再次成了稀有物种,也再次被炒到了天价

传闻,当时一只藏獒售价1万到5万不等,而当时北京大部分小区的房价,才1000多一平米,真的是一只藏獒能换一套房,还是北京的!如果当时这能有一只藏獒,现在至少吃穿不愁了。

然而这还没到顶,真正让藏獒价格升到天花板的是2005年左右。

这时要说到第三个关键人物马俊仁,他在90年代,是闻名全国的国内田径教练,他手下的徒弟很多都得过多亚洲乃至世界冠军,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他被迫从国家队下台

下台后的马俊仁也没闲着,他意识到藏獒在国内的商机,于是也打起了倒卖藏獒的心思,不过他的野心可比王占奎更大,他想要让藏獒的价格更上一层楼

马俊仁是个不折不扣的厉害人物,他说到做到,只用了三招,就把藏獒的价格翻了几番

第一招是把藏獒和爱国情怀联系起来。他说我们国家的名贵动物,在世界上少之又少,藏獒这种雄壮的动物,很适合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片向外宣扬。

第二招是强调藏獒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他说藏獒是东方神犬,古代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养得起,如果谁能圈养一只,必定是光宗耀祖的事。

第三招是成立藏獒协会。他说藏獒在全世界都非常稀有,呼吁大家保护它,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宣传藏獒。

就这样,马俊仁硬生生把藏獒的价格炒到了天文数字——500万

首届藏獒博览会上,有人愿意出2000万,打算买马俊仁常带在身边的一只藏獒,可他就是不卖,不是不想卖,而是想以此炒作

从百万名宠到流浪狗

藏獒被炒到天价的也带来了市场乱象,那段时间,但凡手里有只藏獒,就漫天要价

而藏獒的价格外形有很大关系。

为了让藏獒的个头更大,就堵住它的嘴,只喂给它高营养的流食;为了让藏獒看起来更威猛,就直接在它的身体里打激素装硅胶;为了让它的毛皮更厚实,就给它打安定剂,让它在睡眠中,快速养膘长肥

不过很快,因为这些乱象,藏獒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态市场也开始崩盘

2012年12月,国家更是出台了八项有关养殖大型宠物狗的规定。

自此开始,大量藏獒养殖场开始倒闭,而马俊仁打造的藏獒骗局也终被拆穿,藏獒的价格也一落千丈,没人愿意再花天价去买一只狗。

而养殖场里的藏獒,因为倒闭,要么由有关人员看管,要么流浪街头,有的甚至被狗贩子卖到屠宰场,做成盘中餐,留给世人一声叹息。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家里的宠物狗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陪伴,养藏獒本身应该和养其他宠物狗一样,不能因为它的外形雄壮,受人喜爱,就去随意倒卖它炒作它伤害它,那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其他物种的漠视,别忘了,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藏獒##宠物狗##动物#

曾经一狗顶一房,如今无人问津

当年被戏称中年男人三大爱好:钓鱼,盘串儿,还有一个就是养藏獒!

这货行情好的时候价格最高三千万一只,最后却落得个要被做成狗肉火锅的下场!人家是大起大落,藏獒这叫价格飞起,铁锅炖自己!这跟天地板一样的变化也就用了几十年。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美国人去了咱们国内西藏。头一回见着了这种硕大威风的狗子,那真是藏獒一声吼、小伙抖三抖:

这哪是狗啊,是高原雄狮啊!不知道是被这妈妈的好大儿深深吸引,还是觉察出商机,这位小伙不辞辛苦、带着几只藏獒,辗转半个地球回了美国。

好家伙!美国人哪见过这:这是,地球上的狗?再加上人老家自带东方神秘气质,美国富豪那是爱得死去活来!为藏獒一掷千金那是家常便饭!

到了八十年代,这股风刮到国内台湾,当时有一个演员老张,以120万台币的价格买下台湾的第一只藏獒。这价格,当时能买一栋台北洋房了!一狗顶一房的事儿,立马让藏獒成了奢侈代名词。

本来这也就是富人的游戏,他们自己玩儿也就算了,有钱人别说千金散尽买条狗子,千金散尽买条裤衩子都没人管,可一旦大家口口相传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秘密那事情的走向就开始奔放起来了。用今天的话说叫破圈!

1985年,几个常跟台湾人做生意的福建人,去了一趟河南巩义。当他们拿出藏獒照片找到当地一个养狗师傅老王的时候,老王蒙圈了:这是狗?养狗这么久头一回见!而他听到“一狗顶一房”后,反倒是冷静了,腿脚麻利往西藏冲。

几台收音机、几个电灯泡、几个小背包,人从淳朴的藏民那儿换来藏獒20多条。跟福建商人做完这笔买卖,立马晋升万元户。

这事儿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也有媒体上门采访,而这个老王也是个老江湖,面对记者,一脸的严肃:我这不是为了赚钱,我这是在从事一个高尚的事业!我这是要拯救藏獒这个濒危物种啊!你听听,我都要流泪了!好人两头做! 估计当时记者也挺感动的,也就没问几个电灯泡去拯救濒危物种你咋不救藏羚羊啊?

消息出街,但890年代,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还在内测撑死公测阶段,信息流动基本靠几个传统渠道然后就是口口相传,必然就添油加醋玄乎其玄!最后大家一致认定的版本,已经成了:藏獒是快要灭绝的中华神犬!堪比国宝!

行吧,卖藏獒的或成最大赢家!

不过比起这些小打小闹,真正让藏獒闻名全国的,还是马俊仁。可能90后00后不太熟悉他,这人90年代因为培养出了叱咤世界中长跑赛场的“马家军”风靡全国! 后来发现原来问题多多,不过这不是今天说的重点!

马老师在赛场外和两种动物有着缘分,而且都挺有名。一个是鳖!就是俗称的王八,9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保健品鳖精因为马家军代言名声大噪!不过后来涉嫌欺诈很快销声匿迹,另一个就是藏獒!

03年,在他的张罗下国内藏獒俱乐部成立了。马老师上来就表态:藏獒国内独有,赶超外国优秀犬种的重任,必定落在它的肩上。这和那位养狗的老王一个调调:我这不为了挣钱,我是为国争光!这还不够,老马还补充:藏獒是獒、不是狗!全国纯种藏獒不到100只!

这起了个头,其他人顺势赶上。一时间坊间消息,地摊小报,到处都是藏獒的传说,一个比一个离谱:藏獒啊!威猛超群、一只能斗三头虎;极其忠心、一生只认一个主。藏獒啊!三獒沉航母、五獒斗上帝、十獒创世纪。

到了08年,全国到处都是藏獒展览。类似选美,当场评出最威猛的“獒王”,有了这个称号,价格立马又能翻上几倍。

这么搞藏獒的价格能不水涨船高吗?07年,湖北武汉藏獒卖出390万;10年,山东淄博藏獒成交一千万;12年,青岛藏獒拍出三千万!

这啥概念?一只藏獒120斤,也就是60公斤。60公斤黄金多少钱?也就是三千万不到!也就是一只活藏獒,居然比纯金打的还值钱!

这藏獒还是好大儿?早就带上了金融属性成了投资品!

牵着是身家豪阔、送出是人脉广博,

买下是目光长远、卖出是盆满钵盈。

有需求就有供给!甭管这需求正不正常!搞藏獒养殖的那真是卷到飞起!

养殖户们巴不得手里的藏獒,一天生一窝。连藏獒配种都成了暴利行业,一次最少三五万。玩狗的不是喜欢强调血统么?当年青海几条著名的“獒王”,配一次种竟然要收30万!

就是这个价格,等着给自家藏獒配种的人依然大排长龙。据说最夸张的时候队伍堵到半夜一两点,依然不肯散。

狂热之下,没人去在乎,獒,其实就是狗的一种,藏獒,都开始养殖了,哪还有什么稀缺性!

一层层叠加在藏獒身上那些不靠谱的传说,就像层层加码的杠杆,表面看庞大无比,但就像十七世纪的郁金香,八十年代的君子兰,泡沫破裂是迟早的事儿!

藏獒神话流传在一个信息不对等的时代,而进入了新世纪,网上冲浪说冲就冲!交通发达了西藏说去就去。

于是大家发现:不对啊!哪儿到处都是啊?而且隔壁尼泊尔不丹都有。真养藏獒的也看透了:啥一獒斗三虎啊?战斗力连狼都不如!啥一生只认一个主人,该咬照咬毫不客气。

更别提体型大费钱、脾气差耗神,动不动暴走,这哪是神犬,这是神经病啊!

就这,能让你随便养?很多城市直接禁止养殖了!

身份归零,藏獒迅速从宠儿成了丧家狗子!

13年以后,几万、几千一只的低价藏獒,开始充斥市场。到了15年年初,一北京救狗组织,救出了20只藏獒。调查后才发现:这些藏獒竟然是卖给屠宰场,做皮具和火锅食材的!

当初锦衣玉食身价千万,转眼要成了火锅底料了!行情惨成这样,藏区大量养殖场倒闭,连带着好多藏獒被随意丢弃无家可归。

曾经青海果洛州做过统计,人口只有17万的地方,被丢弃的藏獒竟然有一万四千条。这些家伙到处游荡觅食,饿急眼了还互相残杀,攻击过往人群。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这问题头都疼死!

现在看,“藏獒泡沫”算是消停了,但是!换个背景,替个主角的事儿,不停在上演!之前那些个花,今天什么运动鞋,明天什么币。

永远有着怀揣暴富野心的人,捏准人性、编造故事、大谈稀缺,强调共识,大家一拥而入,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历史,总会惊人相似。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