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哮喘是怎么回事(像哮喘又不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哮喘的发作与气道炎症和过度敏感有关,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治疗包括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肺部肉芽肿性炎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哮喘的发作与气道炎症和过度敏感有关,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治疗包括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类似哮喘是怎么回事(像哮喘又不是哮喘)
肺部肉芽肿性炎症可以是不同疾病的表现,可能由内源性炎症或外部诱因引起。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可以使患者易感染肉芽肿病原体,或引起自身炎症性疾病,两者都会导致肺肉芽肿的表型。遗传性肺肉芽肿多发生于免疫缺陷和自身炎症状态。
上一次我们已经讲了与肺肉芽肿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注意:这些原发性免疫缺陷可能会出现肺部肉芽肿!),这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肺肉芽肿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和自身炎性疾病。

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受影响的器官中形成肉芽肿,最常见于肺部。
遗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等位基因和几个非HLA基因是其易感因素,且具有家族聚集性(若家庭成员罹患此病,则患结节病的风险会增加2-4倍)。
临床特征:PFTs显示弥散能力降低、限制性肺活量丧失及阻塞性变化。
诊断(实验室特征):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以测定,CD4/CD8比值升高的淋巴细胞的增加提示自发消退或治疗较为理想,但中性粒细胞增加则提示疾病进展。
影像学:非坏死性肉芽肿、淋巴细胞浸润。
组织学:出现致密的上皮样非坏死性肉芽肿,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性炎症
治疗:皮质类固醇是进行性器官损伤的一线治疗方法。长期治疗时常联合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研究和病例表明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或JAK抑制剂也可成功治疗此类患者(但这些药物尚未获批用于此疗法)。

Blau综合征/早发性结节病

遗传:Blau综合征及早发型结节病均是由NOD2(CARDl5)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的NOD2蛋白是先天免疫调节的重要分子之一。宿主对病原体的一种重要的清除机制即是通过激活NODl和NOD2继而激活核因子(NF)-KB信号通路,开始进行炎性反应。
临床特征:表现为经典三联症(肉芽肿性多发性关节炎、皮炎、葡萄膜炎),约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血管炎、动脉高血压、短暂性神经病、肉芽肿性肾病和肉芽肿性肝病及肺栓塞。
诊断(实验室特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是诊断结节病的重要参数。支气管肺泡液成分分析,若淋巴细胞增多>15%,CD4:CD8>3.5:1,提示肺结节病或疾病累及肺部。 对于高度怀疑Blau综合征/早发性结节病的患者,应进行基因分析。
影像学:肺部受累较少,HRCT可出现GGOs、微小结节、肉芽肿。
组织学:非坏死性肉芽肿。
治疗:皮质类固醇、抗肿瘤坏死因子和抗白细胞介素-1治疗在抑制炎症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尚无最佳治疗方法。

NOD2相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NAID)

遗传:由IVS8+NOD2变异或杂合性p.T189M和p.R703C NOD2 变异引起。
临床特征:具有与Blau综合征相似的临床表现,其他症状可有反复发热、体重减轻、非侵蚀性关节炎、肉芽肿性皮炎、肉芽肿性结肠炎及胸膜炎。
诊断(实验室特征):贫血、白细胞增多、炎性细胞因子升高。
影像学:GGOs、微小结节、肉芽肿。
组织学:非坏死性肉芽肿。
治疗:皮质类固醇、柳氮磺吡啶,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托珠单抗和canakinumab有效。

慢性铍病(CBD )

遗传:CBD是一种职业性肺肉芽肿性疾病,具有职业相关的暴露因素,吸入铍可在具有特定HLA-DPB1多态性和可能的TNF-α多态性的个体中诱导细胞介导的或迟发型超敏反应。HLA-DPGlu69变异体现在铍通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结合引发的INFγ反应。
临床特征:CBD与结节病难以区分,超过6%的结节病患者可能患有CBD,患者最初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干咳和呼吸急促,类似于哮喘症状,但较少出现发热、疲劳、盗汗和体重减轻。
诊断(实验室特征):铍暴露史、铍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阳性
影像学:GGOs、结节、叶间隔增厚、支气管壁增厚、
组织学:非坏死性肉芽肿、单核细胞浸润
治疗:首先需减少职业性铍暴露,并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患有难治性疾病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治疗。

STING相关婴儿血管病变(SAVI)

遗传:编码STING的TMEM173基因发生突变,使得STING持续活化,最终导致自身炎性综合征
临床特征:SAVI患者的STING持续,导致毛细血管炎、早发型持续发热、淋巴结病、慢性贫血、发育停滞、间质性和肉芽肿性肺病或肺纤维化,肺部受累是区别于其他干扰素疾病的典型表现。出生后几周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呼吸急促,6个月内可观察到皮肤表现(毛细血管扩张性、脓疱性或水泡性皮疹,主要在手指、鼻子和耳朵等肢端部位,但也可出现于脸颊上)。肺功能测试(PFTs)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诊断(实验室特征):急性期/炎症参数持续上升
影像学:CT发现间质性肺疾病(ILD)表现(伴结节、空洞、固定性肺浸润)。
组织学:混合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血管炎
治疗:免疫抑制疗法(包括皮质类固醇、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的疗效有限;JAK抑制剂可能是今后SAVI的治疗的重要疗法。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

遗传:与HLA-DPB1、HLA-DPA1、PRTN3和SERPINA1的基因多态性相关
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典型的GPA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脏病变常累及肺部,症状包括发热、抑郁、食欲不振、盗汗,及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血尿、蛋白尿、细胞管型等肾脏症状,还有可能出现结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症状。
诊断(实验室特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 升高,约在70-90%的患者可检测到靶向蛋白酶-3的ANCA阳性
影像学:影像学显示肺结节、空洞或固定浸润。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扫描可以评估疾病的程度并确定隐匿性炎症部位。
组织学:坏死性肉芽肿伴坏死性血管炎
治疗:使用高剂量皮质类固醇联合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或利妥昔单抗)以控制炎症。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遗传:与Fcγ受体3B多态性有关

临床特征: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肺部、皮肤、消化道和心脏的血管炎和肉芽肿形成。有不同的疾病阶段:

前驱期:发热、全身不适、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哮喘和支气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期:肺、心肌、胃肠道受累,表现为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心包积液、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肌症状,腹痛腹泻、胆囊炎、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
血管炎期:神经、肾脏、皮肤等小血管炎表现,可累及周围神经、多/单神经以及中枢神经,肾脏受累约25%,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皮肤受累最常见,多表现为紫癜和结节、多形红斑荨麻疹等。
诊断(实验室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大于1.5×109/L,比例大于10%
影像学:结节/肉芽肿、GGOs、支气管壁增厚、肺实变
组织学: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常见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小血管以及周围组织,形成血管外肉芽肿
治疗:全身性皮质类固醇联合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对于ANCA阳性患者,可使用IL-5抗体美泊利单抗。

其他情况

其他具有某些遗传背景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肺部肉芽肿性炎症,如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遗传:BRAF和NRAS的体细胞突变
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不明确,包括干咳、呼吸困难和疲劳,主要影响吸烟人群。
诊断(实验室特征):BAL显示CD1a和CD207阳性细胞可支持该诊断。
影像学:胸部CT扫描通常显示网状结节状阴影、伴支气管增厚,偶尔也可见囊性改变和气胸
治疗:首选需戒烟,长春花碱和类固醇的组合是治疗LCH的一线疗法。一些对长春花碱、泼尼松和依托泊苷等反应较差者,可使用环孢素、口服甲氨蝶呤和6-巯基嘌呤的药物,可与阿糖胞苷联用。

参考文献:

Sebastian F.N. Bode et al. Eur Respir Rev 2021; 30: 200152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注意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减少哮喘的发生和发展。关注呼吸系统健康,才能让我们享受健康的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心灵捕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cw.com/y/1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