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4:34 57
黄雀怎么叫?黄雀是一种常见的小鸟,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有一定的节奏感。黄雀的叫声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也是大自然中美好的声音之一。
讲完绣眼、画眉和百灵,我国的四大鸣鸟已经介绍过了三种。今天我们给各位介绍一种从晋朝开始就进入国内人视野的一种鸟:黄雀。黄雀在我国的观赏鸟历史上,出现在典故的次数比出现在鸟笼里的次数还要多,最被人熟知的应该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典故了。
黄雀这种鸟的饲养并非像画眉百灵一样普及,主要饲养地在北方,属于鸣唱型观赏鸟。黄雀还频繁出现于算命先生的小摊上,用以给客人“抽签”。黄雀为何会被用在算命摊上?这种鸟有什么特质?流传下来的黄雀大三口该如何培养?黄雀真的会吃螳螂吗,家庭饲养有什么注意事项?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近服从度最高的观赏鸟之一:黄雀的秘密。
全文40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建议收藏后阅读。
黄雀(学名Carduelisspinu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为北方地区的笼养鸟,南方饲养不如北方普及,在南方又叫“黄鸟”,野外黄雀多在山林和平原靠近水源的丛林中。黄雀体长12cm左右,明显特点是前额到头顶到枕部(枕部=后脑勺)为连成一体的黑色,体羽主色为黄色,掺杂黑和绿。
民间饲养黄雀,有两个常见的养法:
民国时期黄雀的饲养还比较流行,甚至在街头依旧能看到靠黄雀抽签来行骗的江湖先生。但现在黄雀的所有种类已经列入了我国三有动物的名录,属于禁止无证饲养的范畴,所以再也见不到表演黄雀抽签的街头艺人了。
再说黄雀的饲养常识和叫口训练之前,我们不得不讲一讲黄雀有趣的历史故事。
黄雀是最早进入我国文学创作的鸟儿之一,比画眉要早得多。在晋朝时期,黄雀曾多次被用于文学创作,在古人眼里,黄雀一直和“报恩”相联系。
《搜神记》记载: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简单翻译这段古文给各位读者,就是有一人见到黄雀受伤,于是救下了这只黄雀。黄雀疗养结束,便离开人家。但为报恩,黄雀为此人叼回四个玉环,保佑了这家人四代皆为重臣——这就是成语“黄雀衔环”的来历。
古人一直把黄雀视为知恩图报的典范,唐诗也不乏歌颂有“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的诗句。
但是在古时,黄雀也不全被称为黄雀。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有一种鸟被称为异鹊。有文献可证:苏轼有文记录于《庄周》,有“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的记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早在汉朝就有记载,由此可见《庄周》中记录的“异鹊”即为“黄雀”,所以古人称呼的异鹊,就是黄雀。
由此记载也可以得知:黄雀进入我们的视线已经有2200余年了。但当初的民间黄雀饲养并不普及,原因显而易见:黄雀一身黄色羽毛,而黄色在唐唐宋时期属于皇家颜色,民间是非常忌讳的,所以黄雀黄鹂这种鸟曾经不可能画眉一样能被普及为家庭观赏鸟。
明朝开始后,到了清朝黄雀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作为观赏鸟,因为黄雀作为观赏鸟,有它得天独厚的一些优势:
黄雀是如何变成“算命黄鸟”的?这事要从清朝慈禧说起。
黄雀天生与人容易产生亲近,服从度高,认主,到了清朝末期,街头常见算命艺人吆喝:
小小黄雀出仙山,
吃的是王母桃,
喝的是天河水。
小小黄鸟会算命,
流年,婚姻,财气,官运。
算得准,算得灵,
你个赏钱我领情;
算不灵,算不准,
我打开笼子把它扔!
这种有趣的现象是因为当初慈禧太后十分乐衷于占卜算卦,如同慈禧肚里蛔虫一般的李莲英总管对太后心理非常了解,于是训练了一只能叼贴算卦的黄雀(那时候北京叫黄巧儿),贡献给太后,专门给太后叼来吉祥签哄太后开心,以此获得慈禧的赏赐。这不得不说是黄雀饲养历史中的一段趣事了。这个事情流传到了民间,所以到了清末以至于90年代,大街上还有这种撞骗行为。
在电影《消失的子弹中》也有模仿桥段,只不过电影中算命的“小云雀”(角色名)用的是虎皮鹦鹉来代替黄雀。这种抽签行为实质上就是用食物训练过后的条件反射行为,早已被辟谣。随着科学观念的深入和黄雀被列为三有动物,这种现象开始逐渐灭绝。
了解了黄雀的历史和生理特点,我们现在把目光对焦到笼养黄雀。很多人对笼养黄雀有误解,这个误解来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认为黄雀吃螳螂,黄雀就爱吃昆虫。其实这就错了,昆虫根本不是黄雀的主要食谱,螳螂更加不在黄雀的食物链当中。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流传下来的黄雀饲养技巧究竟是什么。
各位喜欢黄雀的鸟友可以这样简单记:(1)黄雀需要吃砂,砂可以铺底也可以添加进食物,以粗砂为主(还记不记得我们曾经科普过不同鸟的不同底砂如何选择,没记住的小伙伴回去补课啦),沙杯这个东西对黄雀来说可有可无;(2)黄雀笼非常好清洁,因为黄雀食谷为主粪便少,每3-4天清洁一次纱布也可以;(3)培养叫口,用笼养,训练技艺,用架养;(4)油料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防止长胖和挑食,粟子为主。
那么了解了基础养法,我们接下来要了解,黄雀的专属套口:黄雀大三口,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黄雀从古时便流传了一套专属叫口,叫黄雀大三口,虽然不及百灵的丰富多变,但也蛮有自己的特色。文章最后了解一下黄雀的大三口分别是:
1.喜鹊叫;2.红子(沼泽山雀)叫;3.油葫芦叫。
为什么会有这个讲究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可能和百灵十三口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吧。别看黄雀才有三个叫口,这黄雀的叫口训练起来还真不容易。
黄雀是讲究要么会技巧,要么会大三口,而大三口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出现杂口。尤其黄雀特别忌讳学会燕雀、太平鸟和金翅雀的声音,一旦学会了,就会被认为是脏了口。所以黄雀一开始遛鸟不能随便去,万一被别的鸟脏了口就不好了。为训练黄雀的大三口,自身的鸟友们往往会起大早去山林听灰喜鹊的声音,而且在见到灰喜鹊前是要藏到书包里,不让它听见其他的声音。夏天要去养油葫芦来给黄雀压口。因为油葫芦是夜间鸣叫,所以到了晚上得用灯照着黄雀,让它学油葫芦叫声。
多亏了现在的音频技术让黄雀的大三口学起来简单了。
不论从外形还是歌声还是互动性,黄雀都是非常适合新手饲养的一种观赏鸟,黄雀强大的身体素质也会让你省去频繁生病的麻烦。
啾啾黄雀竹间飞,日晚复归枝上栖。
雪粒盖地三寸玉,地肤冻裂不作泥。
更多观赏鸟知识,记得加好关注哦。#青云计划#
黄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常常被我们所喜爱。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黄雀的数量逐渐减少,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它们。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