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被家养的狗咬了会得狂犬病的几率 正确看待狂犬病 “被狗咬”一定会得狂犬病吗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41 29


狗是人类的。讲一讲来就好朋友,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比较通人性的,现在有很多家庭都会养一条小狗陪伴在家人的身边。 新闻上经常出现很多恶狗伤人事件。被狗咬了之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糟了,我该不会要得狂犬病了吧? “被狗咬”一定会得狂犬病吗?狂犬病是只有狗狗能得吗?咱们今天就来讲一讲。

名字没起好 让狗狗独自背了狂犬病的“锅”

狂犬病病毒是导致狂犬病的罪魁祸首,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家伙胃口很大,会飞的蝙蝠、地上跑的狐狸、狼,受宠的“喵星人”……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它的“下酒菜”。狗狗因为跟我们关系最为密切,95%的人狂犬病都通过犬传播引起,不幸“背锅”,成为狂犬病的代名词。狂犬病发病时,神经系统遭到破坏,产生痉挛,看上去就有了“恐风恐水”的临床表现,所以古时我们也将狂犬病称为“恐水症”。

“被狗咬”一定会得狂犬病吗?

我们来了解一下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亡死竭衰能功。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末梢入侵外在神经系统,并沿神经轴突向中枢神经系统移行,在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增殖,引起严重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病毒继续向周围神经扩散,排到唾液中,最终往往因呼吸、循环等功能衰竭死亡。

那如何判断宠物是否感染了狂犬病呢?患病狗狗一般情绪、行为会发生异常,易怒、口角流涎、攻击性强、乱咬活物,但是否真的感染了狂犬病 要专业实验室的确认。

狂犬病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前无症状的时期,多数为1-3个月。被感染了狂犬病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发病动物舔舐口腔、眼睛等粘膜或者尚未愈合的伤口,也可以传播病毒。患病动物分泌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病毒,一旦通过抓、咬破坏我们皮肤的完整性,或舔舐我们的伤口或粘膜,病毒就可能会通过裸露的末梢神经,一直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发病死亡。

也就是说,只有人体破损的皮肤和携带狂犬病毒的猫狗发生直接接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这个感染过程才可以发生。所以,“被狗咬”并不是患狂犬病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与疑似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接触”才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

与猫狗为伴,如何预防狂犬病

被免疫背景清晰的自家狗狗咬伤了,可采用“十日观察法”,十日内狗狗没有发病死亡,说明它没有狂犬病,狗主人也就没有危险,可以停止接种疫苗;十日内狗狗发病死亡了,一定全程接种疫苗。

即使不幸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只要做到“三步走”,及时就医处理,规范免疫程序,就能100%预防狂犬病。

①立即冲洗伤口。通过流水去除伤口表面的病毒,同时辅以肥皂可以杀死表面病毒。

②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流血的伤口,病毒可能已进入伤口内部,通过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把伤口内部的病毒也清除干净。

③注射疫苗。及时、规范注射疫苗,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专门消灭病毒的抗体,得到“免死金牌”。

虽然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致死率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及时发现并做好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保护率也是百分之百的。

即便如此,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主人一定要做好以下两点:

①给狗狗注册登记,按规定打狂犬病疫苗。狗狗就有了“护体神功”,再不用担心它“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啦。

②做一个负责任的狗主人。保护好自家的狗狗,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文明养犬,遛狗栓绳,避免狗狗侵扰他人;不弃养宠物,流浪狗是狂犬病的最主要来源,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

来源:科普国内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