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8:06 11
1、感冒着凉:换季的时候,气温交替,很多狗狗都容易发生拉稀的现象。一般来说只要其的精神、食欲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可以考虑是天气突然变化,着凉的原因导致拉稀的,要适当给狗狗保暖,如果狗狗是因为着凉而引起的拉稀,可以给狗狗制作一个暖水袋放在狗狗的狗窝了,来暖着狗狗的小肚子。
2、寄生虫所致:因为寄生虫引起的拉稀,在狗狗的便便里可能会看到血丝,反过来,如果看到这样的便便,最好化验确定。建议三个月驱虫一次,彻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蛔虫、鞭虫和钩虫可经过粪便传染,在狗狗外出散步过程中,接触到其他狗狗的粪便,粪便中的蛔虫卵就会进入狗狗的体内导致感染。最好做个便检,然后在选购合适的驱虫药给狗狗驱虫。
金毛犬喂养注意事项
养金毛时应该经常放一些清水在固定的位置,使狗狗在口渴时、运动前后和进食前后可以随时喝下,以免另找不干净的水来喝。
从金毛幼犬时期开始,如果小金毛每天喝水足够,便发育正常,肠胃健康。否则经常缺水,容易导致很多毛病,比如夏天就较容易中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毛犬、百度百科-犬感冒、百度百科-狗绦虫
喂点青霉素试试,不出意外的话很管事,但注意用量
狗狗现在年龄较小 胃肠道发育不完善 比较脆弱 很容易引起腹泻 而且老是放屁,很臭的话可能是肠胃问题 可以给他先吃些顽泻止,提高黏膜保护力,快速止拉止泻, 不要喂太多太杂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详情不妨百度一下。
家里的狗狗拉肚子了怎么办?做为新手的爸爸妈妈一定是慌的措手不及。狗狗是一种易呕易拉的动物,所以归结一下,一般家里狗狗拉肚子原因就是以下几种:
1:感冒
着凉了或者感冒了都会导致狗狗拉稀。请注意保持室温,注意给狗狗保暖。
2:吃的过饱
尤其为大型犬,吃的过多狗狗没有消化也会产生拉稀呕吐的情况。
3:食物中毒
吃了不改吃的东西,比如过多的食用的动物的肝脏,巧克力或者葡萄,鸡骨头等等
4:吃人吃的饭菜
人吃的饭饭一个是油太大,太咸或者有大量暴锅用的丛 蒜之类的东西 都是狗狗禁止食用的
5:不干净的饮水
给狗狗喝的水不干净也会导致腹泻或者饮水太凉。
6:.细小病毒
前期拉稀,并伴随着呕吐。食欲和精神不振,中期出现呕吐胃黏膜,排泄物成水壮。后期呕吐物更加粘化,排泄物恶臭,并且出现不定时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7:.狗瘟
发烧,拉稀,严重精神不振作。并且前期反复出现拉稀 发烧的情况!一般在反复到第二个周期的时候病情恶化。有生命危险。
8:肠炎
伴随发烧,拉稀,严重情况拉血!
9:其他症状
导致狗狗拉稀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太多. 一般的尤其食物.感冒.着凉.轻度肠炎等引起的拉肚子呕吐.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喂狗狗吃土霉素或者庆大霉素(片剂,液剂都可以).但是量一定要掌握好.狗的用量不可跟人比.差不多4分之1片就可以了.
狗爸狗妈们主要就是做到,狗狗的饮食要营养均衡,不乱喂东西.饮用干净的水.不让狗狗睡地板.洗完澡及时吹干.当狗狗有拉肚子或呕吐的情况时.首先要回想一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如果不是频繁的拉肚子呕吐.而狗狗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都还好.那么就不用那么草木皆兵,不过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有上述帖子中跟狗瘟和细小的病状类似.应该及时去医院化验.早发现早治疗
金毛犬拉肚子,作为新手的家长一定会手足无措,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慌了阵脚,找清楚原因,对症给金毛吃些药,金毛犬拉肚子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啦。
金毛犬(详情介绍)
首先需了解金毛犬拉肚子的原因:
1.明确知道金毛犬在排便前的一段时间内饮食不正常:比如吃了很多肉、遇到了它特别爱吃的狂吃很多、吃了一些平时不吃的东西(比如某些水果、蔬菜或是冰饮)等等。
2.金毛没有明显的饮食不正常,但是拉稀了,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排便的颜色和状态:是不是暗棕色的血便或是含有鲜血,是不是有脓样的物质,是不是有寄生虫的虫卵或是蠕动的幼虫,如果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不仅仅的消化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3.除了观察粪便以外,还要注意观察金毛的其它情况,比如:体温是不是高(正常直肠体温:幼犬38-39°C,成犬37.5-38.5°C,我们量体表的话会略低一点,也就是我们量体表的是37°C的金毛,直肠温度可能是37.5-38°C。),还要看看金毛是不是伴有强烈的呕吐,呕吐物是不是有血色等等,总之要看一下金毛除了拉稀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病症的症状。
金毛犬拉肚子的治疗方法:
1.对于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基本不需要吃什么药,只要把这些特殊的因素排除了,金毛的拉稀也就会自然痊愈了。如果想给它吃儿助消化的药,来点儿我们常说的乳酶生和酵母片就成了。
2.如果金毛拉稀比较严重,下面是你可以用的药和参考用量:
酵母片:8-12克/千克,口服,每日三次。
乳酶生:1-2克/千克,口服,每日三次。
氟哌酸:1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两次。
思密达:250-50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两次。
维迪康:0.02-0.08克/千克,口服,每日两次。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