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8:21 29
昆虫啊
1.建造青蛙池塘。
建蛙塘,对地形和水源要求比较高,适合水源充足,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在池塘后面建围栏,防止牛蛙逃跑。如果需要高密度养殖,需要修建水泥池。贮水量视蛙体大小而定,蛙池的水要排尽,以利水分交换。
2.蛙池的清洗和消毒。
蛙池需要在水中浸泡15天进行脱碱,必须注入淡水后才能放养幼蛙;比如新开的池塘,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5~7天,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液清洗池底和池壁,进行水泥池养殖。用泳池里的漂白水,然后喷洒消毒。
3.幼蛙的饲养和管理。
幼蛙的大小和饲料状况要根据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如果每平方米养殖100~120只青蛙,必须喂人工饲料。一般可以饲喂蚯蚓、蝇蛆等活饲料或颗粒饲料,费用要控制合理。而且牛蛙的食量、温度、饲料都有较大差异,要合理控制投喂量。
4.饲养管理。
牛蛙食量大,环境污染会恶化水质。所以要经常清洗水泥池,注意池水的更换,保证牛蛙的水质干净。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在高温养殖环境下,要合理降低水温,保证牛蛙的正常生长。因为牛蛙有以大小争食的习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可以提高牛蛙养殖的效率。
活牛蛙买回来能养15天左右。牛蛙喜欢在有水坑、环境潮湿、阳光照射少且安静的石壁下穴居,买回家后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食物的匮乏,一般只能存活15天左右。养殖牛蛙时一定要在池里面种植藕和水生植物等,这样就能给牛蛙提供休息的地方,牛蛙池的周围还可以种植花卉和灌木树等。牛蛙生活的池塘必须建设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
一、活牛蛙买回家能活几天
1、牛蛙买回来大概可以养15天左右。牛蛙比较喜欢在有水坑、环境潮湿、阳光照射少且安静的石壁下进行穴居,买回家后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食物匮乏,所以一般只能存活15天左右。
2、养殖牛蛙时可以在牛蛙池里面种植藕和水生植物等,这样可以供牛蛙休息,牛蛙池的周围还可以种植一些花卉和灌木树等,这样能为牛蛙招引小昆虫。在养殖牛蛙之前,一定要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但是后期要做好污水排放的工作。
3、牛蛙生活的池塘一定要建设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一般1个大池的面积为每100平方米,每个大池可以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可以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cm一定要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体深度不低于20cm。
二、牛蛙一般以什么为食
1、牛蛙一般以昆虫、小虾、小蟹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小蛙、蝌蚪、蝾螈、幼龟、蛇、鼠等小脊椎动物为食,牛蛙的食量非常大。蝌蚪是牛蛙的幼体,主要以浮游生物、藻类、轮虫、昆虫的幼虫、苔藓、水生植物为食。
2、牛蛙幼蛙比较适合在2-30°C的温度里面生存,一旦温度超过30°C或者低于12°C,就会对牛蛙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食欲下降、生长停止,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被热死或者冻死。
3、一定要保证牛蛙生长环境干净卫生,定时清理吃剩的残饵,刷洗采食的地方。仔细观察养殖池中的牛蛙,如果发现有生病或者死掉的牛蛙,要及时将其取出,保证蛙池的干净清洁。
①牛蛙的驯食: 驯食是为了使牛蛙捕食不动饵料(如配合饵料),使其采食人工的饲料,以解决大规模养殖牛蛙的食物问题。
驯食要早,越早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成功率越大。驯食要定点定时,在驯食早期,以昆虫等活饵料为主,如蚯蚓、蝇蛆、蟋蟀等并少量掺杂一些不动的死饵和配合饵料。牛蛙经初步采食死饵和配合饲料后,逐渐增加死饵料和配合饲料的比例,直至完全习惯摄食配合饲料。
②幼蛙和成蛙的放养密度:牛蛙养殖效果受放养密度、食物和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决定放养密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80克,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适当加大密度。成蛙放养密度也随着其个体的长大而递减,如体重在15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30~40只,5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10~20只。
③幼蛙和成蛙的越冬管理:刚变态的幼蛙和成蛙的越冬方式基本一样。根据牛蛙对越冬场所的需求特点,可以人为地创造适合牛蛙安全的越冬环境。越冬前,应使牛蛙体内储备充足能量,以便越冬。越冬池四周挖松土地,设置一些洞穴,洞内铺一些软草等,让牛蛙进入洞内冬眠。冬眠期间,保持水深0.5米以上。在养殖场地,也可人为地堆放一些草垛,让牛蛙钻入草垛下越冬。
控制水温也是整个越冬管理工作的中心。当水温降到0℃以下并出现冰冻时,牛蛙的体液和血液也会结冰,最终导致牛蛙死亡。所以越冬时,如果遇到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就要进行水面破冰,避免水体冻结引起牛蛙体液和血液结冰。
如用塑料棚保护牛蛙越冬,因蛙的放养密度大,有粪便和残饵积聚、腐败,且棚内空气差,故常会导致水质恶化。要经常清除残饵,更换池水,但换水量不宜太大,换水前后的水温不要超过2℃。天气晴好、温度回升时,要打开塑料棚的门户,让空气流通,增加池内氧气。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