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20:25 1
编者按:
「寒。搜热门不适合学医」、「成绩差不适合学医」的声音,总是跟着学医潮一起冲上热搜。
在三甲医院工作了 8 年的医生周祥,曾高考两次都坚持要学临床医学,常常自嘲:「我不但是寒门,还是成绩差的寒门。一路走来,我发现学医其实比其他专业更加公平。」
医院里,他把自己的微」。间空展发的信和电话号码都给患者,当起了「24 小时医生」;医院外,他曾做过 5 种副业,最近还开始做博主:「医学以及相关领域,后期其实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他的自述。
本文作者:周祥
学医,可以不用太聪明
我来自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祖上三代都是农民。
每天走路两小时去上学,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一路走来,我背负着小地方的宠爱和期待,拼尽全力考进了当地有名的高中。但在汇集优秀学生的班级里,我显得平庸,身上的关注目光也渐渐消失。
学习压力和心理落差感让我倍感煎熬。高三那年,我总是整晚失眠,一度严重到需要父亲给我找心理医生。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大家在高中阶段对职业选择压根没有概念,也不知道大学想学什么。那时候还没有像张雪峰一样的老师进行大学专业、职业介绍和报考指导,仅有的相关信息全部来自高中班主任和周围的亲戚朋友。
就读的高中
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坚定的想法:我要当医生。
在影视剧、社会媒体报道等的熏陶下,我从小就觉得当医生很酷;在当时,医生还被称为「铁饭碗」,收入稳定,被人们普遍尊重。市里的医院就成为我的梦想:以后一定要在那栋大楼里看门诊、上手术。
直到高考前填写报考专业,我都对医学了解甚少。周围的人说「学医报临床应该就够了」,其实当时我还在困惑:学临床?以后就是当医生?我就在志愿单上写满了各个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
这几年,学医的分数线年年水涨船高,不少成绩平平的考生直接被劝退;在当时,我的成绩也不理想,并且数次经历失败。
2007 年的高考,由于太过焦虑和紧张,我连续两晚通宵未眠、昏昏沉沉进入考场,结果落榜:410 多分,连三本学院都没能上。
我决定复读再战、还是要学医。家里人一直以来都了解我的想法,全都支持。
但第二年的高考并没有奇迹发生,我再次通宵未眠、头脑昏沉走进考场:480 多分,刚踩上二本线。心心念念的医科大学依旧遥不可及,想要学医,只能选择一所学费昂贵的民办医学二本。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再次落榜。
年轻的我,哭闹着不想去读这所民办医学二本。父亲却说:「你一直都想学医,那就去吧,爸妈和哥三人齐力攒你的学费还是够的。」
开学那一天,我们转乘大巴和公交车来到学校,父亲在我身后扛着行李袋,蹒跚地跨过栅栏。
大学毕业时对自己的寄语
学医之路走到这里,开始有了一点光亮。
起初,六七十门课程让我措手不及。但慢慢的却感觉逐渐走进了舒适区:天赋一般、只能靠努力也可以学好医学。它虽然知识点多,但基本靠记忆,更像理科中的文科。只要跟着课程按部就班,后续并不难。
于是在整个大学时光,我都保持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周围同学忙着电脑游戏和恋爱,我忙着背诵《解剖学》、《生理学》等教材,游走在各种人体组织和骨骼之间,并一边准备考研。
我顺利考上了一直心仪的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尽管我被调剂,我依旧很满意。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终于治愈了两次高考失败带来的创伤:成绩不好的人,也可以学医。
没有关系和资本,也能安身立命
三年时光飞逝,硕士毕业,我立即回到湖南老家,开始在各个市区的三甲医院找工作。
省内离家不远的株洲、湘潭、长沙,我准备挨个去面试一遍:既无名校背景也靠不了关系,难免心中忐忑,但广撒网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硕士毕业
益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是我面试的第一站,2 个岗位,9 名面试者。重重考核之中,擅长写作这个技能意外帮了大忙:此前在丁香园写的肿瘤科普、医疗故事类文章,备受面试官青睐。
面试时,肿瘤科主任看着我兴趣栏还写着「厨艺」,觉得很新奇。现在想来,或许肿瘤科特殊的诊疗,除了要求医生本身专业素养过硬,还需要一点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
最后,我和另外一位本硕都为名校的同学成功应聘、顺利入职。
从业数年后回头再看,我发现其实每个人想要做到自己所处的行业顶尖是很难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能够处在行业的前 60~80%、保持热爱已是难得。如果同时还具备对职业有增益的其他技能,两者往往会产生 1+1>2 的效果。
给前来科室实习的医学生讲课
同样也是在那几年,我逐渐明白,为什么寒门更适合学医。
入职后,我的生活开始逐渐出现了转机。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规培和主治考试......给我介绍相亲对象的接踵而至。毫无背景和关系、经历过多次失败的我,人生竟然开始有了选择的权利。
我逐渐了解到,我的际遇并不是个例。周围的同事大多数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甚至很多跟我一样是农村出身,靠着专业能力在这座大城市的医院里扎根。
工作以来,衣柜里衣服几乎都是同款式的不同颜色,随机穿
在那个年代,同样的人生轨迹也发生在我的本科同学之中。
尽管是在三流医学院校就读,但继续深造、硕士毕业的那部分同学,80% 都成功进入了当地的三甲医院。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同学也通过努力、拿到了医师资格证,并就职于县级人民医院,踏踏实实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当地并不差。
在我眼里,医学确实比其他专业或者行业更加公平,甚至可以说是寒门提升阶层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想在越大的城市扎根时,医生相对来说更加不需要背景。同时,医学也更加纯粹,不需要过多的应酬,无需看他人脸色,只要沉淀自己、专注于提升医学专业水准,人脉资源和社会地位都会随之改变。
干临床也做副业,学医待遇不差
在当下,网络上总是不乏抱怨「学医辛苦、收入还不高」的声音。
我对此却觉得困惑:在现实生活中,医生通过努力工作后,待遇并不差。
以高中成绩比我好的同学们为例,有的人就读于非医学专业,毕业后都在为房贷和车贷发愁,而我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赚到了不少钱。
由于爱好写作,我从读大学以来,就会把亲身经历的临床故事记录在 QQ 空间里,后来发现投稿可以赚钱,500~1000 元/每篇的稿费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临床之外的闲暇时间里,我都在思考如何创作。在各个医疗媒体的邀约下,我有时一个月能写 10 篇稿件。
临床工作之余,我除了写作,还研究医学法律、担当顾问、参与医疗相关保险和股票投资等。毕业两三年,我便攒下了十多万,医学以及医学周边相关的领域,真的是一个「有钱」的市场。
在聘为主治后,临床工作就逐渐变得繁忙。在这时,副业从增加经济收入的来源,逐渐变成了缓解临床精神压力的出口。
医院夜间的走廊
在我们医院的肿瘤科,大部分患者都是反复就诊、需要长期随访,科室主任把每位医生的电话号码写在了科室门口的公示牌上,方便患者随时联系到医生。虽然从事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一整天的临床工作还是会给精神和肉体带来疲惫。
逐渐的,我学到从中找到一个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我会直接把微信给患者,让患者在非紧急情况下直接微信留言。在忙完手头工作后,我会一一回复。
我发现很多时候,患者的问题都很简单,甚至有时需要的只是宽慰。于是半年前,我在科室的支持下,在微博上当起了肿瘤科普博主,趁着临床工作的间隙,进行肿瘤相关知识的科普和治疗案例分享。
在微博后台,我遇到了更多异地就医的家属的焦虑和无助,还有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像追剧一样,关注我对部分治疗案例的分享。他们并不一定能从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建议,更像是一起守着一个治愈的希望。
用副业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后,我再次从这些瞬间里拼凑起职业成就感,临床的压力也在无形之中释放。从这个层面讲,副业是一个很好的调剂品,我也很推荐医生们都尝试一下副业。
后记
当医生,后悔吗?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也问了很多医疗同行。
最近我跟一个同行聊天时询问:「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学医吗?」
他是贵州某三甲医院的医生,正在北京进修:「我后不后悔学医?我更担心再来一遍,我考不上临床医学、没办法当一名医生。」
这位同行当年高考 530 分、勉强上了一所医学院校:「放到现在的环境,我大概率没有选择学医的权利。」
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也还是会选择学医。
医院的走廊
策划:sysoon | 监制:gyouza、carollero
题图、插图来源:作者提供和拍摄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