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犬布鲁氏杆菌病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了解如何保护你的宠物免受犬布鲁氏杆菌感染)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5:27 19


犬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狗病,常见于犬只和其他动物。这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接触感染等途径传播,对犬只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犬布鲁氏杆菌病,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犬布鲁氏杆菌病到底是什么?它的病因是什么?如何诊断和预防?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本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病虽在奶牛,但饲养员与牛长期接触,势必造成人畜传染机会,牛奶的消费群体受威胁的机会也会增加,对养牛业及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巨大,由此被国家列入2类疫病之一,必须进行严格检疫等净化措施加以防控。

  1 流行病学

  传染途径是病牛或带菌牛,特别是在流产或分娩时,大量布鲁氏杆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偶尔在乳、粪尿以及阴道流出的恶露内发现,然后通过消化道、损伤或完整的皮肤、黏膜、结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日粮不平衡,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消毒差等皆可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这些都是易感诱因。输精消毒不严将直接扩散本病,集市贸易检疫不健全可促进传播,养户助产时不带手套直接操作可造成自身感染。

  2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33~230 d,平均126 d。牛多为隐性感染,母牛的临床特点是发生流产、胎衣滞留、子宫炎、不孕症、乳房炎、关节炎等,孕牛在7~8月时流产,流产时伴有阴道炎,甚至有粟粒大红色结节,并从阴道内流出黏脓性分泌物。产死胎、弱胎,胎衣滞留。流产后排出污红色分泌物。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及局部下面官表现增生性病变,母牛还会表现出乳房炎的轻微症状。

  3 病理变化

  肉眼病变见于胎盘、乳房、睾丸及流产胎儿等。胎膜:水肿,呈胶样浸润。色呈淡粉色,质脆,外附有多量纤维素絮状物。绒毛膜充血、出血,绒毛膜外有黄色、灰黄色絮状物,子叶呈肉色,肥厚糜烂。母子胎盘间有污灰色分泌物,部分母子胎盘粘连。胎儿:流产胎儿一般可见皮下肌肉、结缔组织发生血样浆液性浸润,真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胃肠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能见有点状和线状出血。胸腹、腹腔有多量微红色积液,肝、牌和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并有散在性炎症坏死灶。胎儿和新生犊牛可见到肺炎病灶。乳房:乳房切面有黄色小结节,实质、间质细胞浸润、增生。

  4 诊断方法

在疫区根据流行病学及牛群的流产情况,可初步诊断。对症状不典型和疑似病例,可通过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确诊,同时也可对大群进行筛选和定性。

琥红平板凝集试验,此方法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它具有克服非特异性反应和对检查IgG抗体敏感的特点,操作简便,能迅速获得结果,因而特别适用于田间试验、筛选诊断和大规模检疫。

试管凝集反应,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人及牛、马、骆驼和鹿等用此方法诊断,判定标准为凝集价1:100以上为阳性;羊、猪和犬等凝集价为1:50以上为阳性。急性期阳性率高,可达80%~90%;慢性期阳性率较低,可达30%~60%。可疑反应者在10~25 h内再重复检查,以便确诊。

  布病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纸条,是近年来最新研制生产的一种十分方便、简单、准确性很高的临床快速诊断方法,很有推广价值。

  5 防控措施

  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平衡日粮;搞好卫生及消毒,给奶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奶牛抵抗力。

  培养健康幼牛。隔离的病母牛, 用健公牛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繁育幼牛。病母牛所生的犊牛应隔离饲养,在生后3~5 d内可喂母牛初乳,以后送犊牛隔离室喂以消毒乳或健康牛乳。至6个月龄后,进行2次布氏杆菌凝集反应检疫,每次间隔5~6周。2次均为阴性的犊牛,用布鲁氏杆菌弱毒苗注射后,送入健康牛群。阳性反应的犊牛送往病牛群。对有临床症状牛进行隔离,及时确诊,对于阳性牛及早淘汰或无害化处理。每年定期检疫2次,阳性牛应及时隔离、扑杀,并进行全场大消毒。病死的牛和流产胎儿及胎衣等,均需深埋。病牛的粪便要送到指定地点发酵消毒。病畜的皮革须用3%~5%来苏儿溶液浸泡24 h后利用。病牛的乳汁经煮沸消毒后利用。

  定期注射疫苗预防免疫。牛场在注射布病疫苗前,要对全群进行布病监测,对布病阳性牛要采取隔离、扑杀等处理措施,对监测为阴性的牛进行疫苗免疫。千万不可抱有为掩饰布病感染情况,不做检测就全群注射疫苗的目的和想法,这种错误的做法将会给该场的布病防控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对已经感染本病的牛注射疫苗并不能阻止本病的发展,在还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区分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自然感染发病产生的抗体的情况下,将会使牛场的布病防控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6 净化与根除

  牛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此病的根除、净化也是国内奶牛养殖业最为关心的一个内容。国内地域广阔,布病对各地区的危害不尽相同,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布病净化与根除计划或方案,仍然沿用以前的布病防控方案,使布病的防控与净化压力越来越大。

  世界上许多国家均通过实施布病根除计划达到了布病无疫状态国家之列。澳大利亚1970年开在全国取得了无牛布病状态,达到了牛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与根除目标。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应借鉴和参考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彻底净化与根除牛布鲁氏杆菌病。


犬布鲁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犬类传染病,由于其对狗的危害性较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犬布鲁氏杆菌病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犬布鲁氏杆菌可能会通过食物、水源、交配以及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到狗身上。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感染了布鲁氏菌的牛羊等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污染。一旦被感染,狗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临床表现。

为了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清学试验或细菌培养来确定是否患有布鲁氏杆菌感染。

其次是观察临床表现,根据发热、贫血、关节肿胀等不同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最后是结合动物饲养管理情况,查看是否有患病动物的接触史或环境暴露史。

为了预防犬布鲁氏杆菌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养殖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和清洁工作。

其次是合理饮食,避免给狗喂食可能被感染的动物产品。

注意及时治疗其他相关传染病,提高狗的免疫力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针对已经感染的狗,我们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首先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

其次是辅助治疗措施,如补液、营养支持等。

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动物反应,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