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我有“奥特曼狗” “纸盒狗”风靡高校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4 36


我有“奥特曼狗”

装饰花哨的品种狗

到与无人机相结合的

飞天狗“现身江湖”……

近日

#为什么大学生开始养纸箱狗#

引发关注

废旧的纸箱简单裁剪一下

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耳朵

打孔上绳

“00后”大学生们

实现“人均零成本养狗”

许多高校学生在社交平台分享

用纸箱制作的“小狗”

有人将其“拴”在宿舍门口

也有学生在学校里“遛狗”

还有学生组织起

纸箱小狗手工大赛

“有狗了,不想和没狗的人说话”

“00后”大学生们的朋友圈

这句“傲娇”的宣言

仿佛表示“纸箱狗”已是

大学生社交圈的“门槛”

至于“单身狗”

脑洞“巨大”的同学

已经玩出了新高度

为什么大学生开始养“纸箱狗”?

“希望在学校‘找点乐子’,做做手工。把它放在门口的寝室楼道里,路过的同学都会看到,还有人拍照。”武汉一所高校的学生表示,看到网上的制作教程,她也和朋友一起制作了小狗,“拴”在宿舍门口。

慢慢地,“纸箱狗”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了,多了“纸箱猫”“纸箱蜘蛛”“纸箱奥特曼”“纸箱版一拳超人杰诺斯(动漫人物)”等等,同学们甚至还给纸箱宠物“梳妆打扮”,安排“联谊”,甚至“开发”了一系列“周边”。

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王茜璇就“下血本”去打印店复刻了奥特曼的“脸”,拥有了一只独一无二的“纸箱奥特曼狗”。

对于王茜璇来说,“纸箱狗”并非她一时兴起的跟风,“我家有一只养了五六年的泰迪,但在学校就看不到它,这只‘纸箱狗’就像它一样,可以陪着我。”

有人认为“幼稚”

但宿管阿姨挺“宽容”

“宿舍养狗”在社交媒体走红后,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废物利用和放松心情的好方式,也有一些人表示,难以理解大学生群体这样的“幼稚行为”。

在宿舍“养纸箱狗”,有不少学生一度很担心被宿管阿姨当垃圾清理走,但好在不少宿管阿姨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默许了特殊“宠物”的存在。

“因为学校不允许养宠物,学生们说做这个‘纸箱狗’就当作是他们的宠物。也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手工做的,又不是垃圾,我不会给他们扔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宿管阿姨杨荣表示,自己也觉得“纸箱狗”可爱,学生们很有创新,只要不影响消防安全、卫生整洁,同学们喜欢就好好地留着。

简单用快递包装盒做的“纸箱狗”

专家:反映大学生社交渴望和陪伴需求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王婧认为,实际上,“纸箱狗”具有陪伴功能,对于不能养真正宠物的校园宿舍,“纸箱狗”就是现实宠物的“替代”。大学生群体本来就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和具有创造性思维,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在一些行为“流行”时,也会非常迅速地加入、传播开来。而这种“流行”,也是大学生群体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认同,就像曾经流行的“嘻哈风”,爱好者会选择类似的穿着风格一样。

也有专家提到,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值得关注。

国内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 这是大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手工制作等一系列活动,锻炼想象力来释放压力、努力丰富自己课余生活、增加社交活动的一种新颖方式。

陆林院士提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符合疫情防控的规定,减少人群的聚集;二是分清现实和想象的边界,不要过度沉溺在想象力中。真的让纸箱小狗成为一种生活寄托占据大量时间,就可能出现问题。”

话匣子综合自国内青年报、澎湃新闻、红星新闻、健康时报、网友评论等

编辑:严萍

责任编辑:程晨

“纸盒狗”风靡高校

近期,一种由废旧纸盒制作成的猫狗等宠物火遍全国高校。00后的大学生们把“纸盒狗”拴在宿舍门口,带去操场“遛狗”,把自家的“宠物”晒到社交平台上……一时间,“纸盒狗”在许多高校学生群体中盛行。

对此,一些网友认为搞笑可爱,一些人表示不明所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杨艳杰对澎湃新闻表示,养“纸盒狗”是年轻人自我排解的一种方式,高校“养狗热”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交渴望和陪伴需求。此外专家提到,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值得关注。

大学生在校园实现“养狗自由”

近段时间,不少大学校园里兴起“养狗热”,学生们纷纷实现了“养狗自由”。学生们利用废弃的快递纸盒、小零件以及画笔做出3D的小狗模型,并且像对待宠物一样对待纸盒狗,散步,喂食,还用绳子“拴”在宿舍门口等等。

网友晒出宿舍养的“宠物”。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养狗热”的蔓延,学生们还开发出警犬、小猫、老虎、鳄鱼、恐龙、蜗牛、猩猩,等一切能用纸盒做出的“宠物”,甚至还出现了用无人机和纸盒一起制作的“飞天狗”。

同济大学同学晒出宿舍养的“鳄鱼”与“灰太狼”。图片源自网络

大学生们在校园里“遛狗”、操场上出现“飞狗”。图片源自网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00后本科生陆思桦看到校园助手上很多同学都发布了自己制作的“小狗”、“小猫”,也用废弃的快递纸盒为宿舍做了一只“小老虎”,并且起名“咪咪”。“看到大家都在做就跟风一下,动手试了试。太多人养猫狗了,想做点不一样的。”

陆思桦的“小老虎咪咪”。受访者供图

“纸盒狗”制作并不需要繁琐的步骤,就是用废旧纸盒制作和描绘成“狗”或是其他动物的模样,可以发挥创意进行涂鸦装扮。陆思桦介绍,根据网上的教程,她的“小老虎”一个小时就“诞生”了,她把“咪咪”放在宿舍门口用一根绳子“拴”住,还写一张牌子:“内有猛虎,慎入”。

宿管和保洁阿姨也积极配合同学们,复旦大学一女生宿舍的保洁阿姨表示,平常会把楼道里的快递纸盒都收走,“看到‘小狗’的时候都不会收,就让小狗摆在宿舍门口。”网上的“纸盒宠物”玩法多样。在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图配文:“有狗了,已经不想和没狗的人说话了。”

今年19岁的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本科生刘钰淇正值期中季。11月1日晚上,刘钰淇决定从繁重的课业中暂时抽离出来。她看到社交媒体上许多朋友都发布了自己做的“小狗”,也做了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狗,名叫“奇奇”。

刘钰淇的“小狗奇奇”。受访者供图

奇奇“出生”后,刘钰淇感到心情突然好了很多。“原本在期中季是很崩溃的,事情太多了。但做完这只小狗,我就觉得很开心。”

大学生的“迷惑行为”?学生称可缓解学习压力

对于制作和饲养“纸盒狗”的原因,有人表示是为了释放学业和生活压力,也有学生认为“遛狗”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社交。

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孙令桐对澎湃新闻表示,她在11月7日晚上制作了20只纸盒小狗,做成了“小狗集市”,在校园里免费发放。她坦言,“小狗集市”让她感到解压。

孙玲桐制作的“小狗集市”。受访者供图

孙令桐很喜欢小狗。最近,她看到大学生“养狗”走红,觉得很可爱。在简单尝试后发现操作不难,甚至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最近同学们学习压力都很大,我就想能不能做些有趣的事情,给大家的生活多一些色彩。”

孙令桐利用A4纸、双面胶和水彩笔做了20只纸盒小狗,又用废弃的快递纸箱做了简易“狗窝”,整个制作过程花了4个小时。晚上,她把这窝“小狗”放到了学校逸夫楼楼下。“看到大家原本都面无表情,走过看到后都笑了出来,有的同学还掏出手机拍照,轻轻拿走一只小狗。简单的折纸能给疲惫一天的同学带来快乐,让我觉得超开心!”

她表示制作“小狗集市”的手工过程本身也很放松。“最近自己比较焦虑,通过做手工能帮我解压。制作时不需要思考,只要集中注意力去剪纸、黏贴,最后看着20只小狗排排站在那很有成就感。”

专家:“纸盒狗”具有社交属性和陪伴功能

“宿舍养狗”在社交媒体走红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制作、讨论,迅速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废物利用和放松心情的好方式,也有一些人表示难以理解大学生群体这样的“幼稚行为”。

对此,杨艳杰表示,目前高校的“宿舍养狗热”实际上是年轻人一种自我排解的方式,“纸盒狗”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解压神器”。她提到,大学生正值富有活力、渴望社交的年纪。疫情之下,在外部社交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他们会转向自身寻求排解情绪的途径。“人类是需要社会化的,当外界社会化环境受限之后,我们往往会从自己身上找乐子。”

杨艳杰认为,当代年轻人面对来自学业、就业及社会各方面压力时,往往需要陪伴。这种陪伴的角色可以由动物来充当。“大学宿舍是不允许饲养宠物的,大学生们做出了“纸盒狗”,对废品进行了形象再造,也把原本冰冷的物体赋予了灵魂,把想象付诸在没有生命的事物身上了。”

杨艳杰提到,“纸盒狗”的走红背后也提示我们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她建议,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有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其次要静下心,面对变化静守己心;三是经常和老师同学交流,稳定人际关系,不要压抑情绪;同时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

来源: 澎湃新闻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