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给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 太心痛!不上麻药就给母猫绝育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4 40


给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

  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

  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

  1、生活环境更加洁净

  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母犬在发情期的时候会滴血,这类似于女性的月经来潮,要知道母犬一年两次发情期,一次十来天,而在这段时间内,家里的环境非常容易变的脏乱差,对于一些爱好洁净、有洁癖的人来说,不可接受!所以给母犬做一个绝育手术,可以彻底解决掉这一问题。

  2、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病率

  给母狗做绝育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这对于狗子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包括子宫蓄脓(5岁以上母犬发病率很高)、假孕、脱毛症、乳腺瘤等常见疾病,甚至降低尿道结石的复发率,不过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

  3、对于生命的重视

  如果在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家里的母犬给你带来了一堆小狗崽,你要怎么做?数量较多的话,也不一定会有人要,要是自己养,那怕是要破产,最终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除非你做好了养一堆狗子的准备,否则在面对这种难题的时候,还是提前给母犬做一个绝育手术比较好。

  4、保持狗子生活质量

  你看我们在准备要小孩的时候都是要少生优生,而家里养一只狗和养很多只狗的生活品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们不能控制狗子一胎生多少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绝育手术更合适一些。

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

  当然绝育这件事并不全是好处,肯定也会有一些额外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会让狗子的性格发生改变,除了少部分变得更加凶以外,大部分都会变得更加温顺;还有就是进行绝育手术后的母犬会更容易肥胖,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母犬绝育的好处都有哪些?上面讲的这些只是我们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指正,当然也欢迎大家互相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把自家狗子养得更好!

  倍内菲,专心做好粮!纯真生食,只为更好!

太心痛!不上麻药就给母猫绝育

世界读书日,送你宠物科普电子书和15元问诊红包

上周末,我们收到了这样一个询问单,瞬间让大家的心揪起来。太心痛,以致做这篇推送的时候,我都止不住落泪,难以控制情绪……

在征得提问者的同意之后,将这张询问单内容公开。希望引起更多宠物主人的科学养宠意识,提高公众(特别是兽医同行)对动物福利的重视。你的知识储备和更新,你对信息的甄别,关乎到一个无辜小生命的全部福祉,请一定为Ta们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好吗?

用户提问

猫猫绝育后的反应正常吗

相关图片:

萌爪医生回复

首先我要先给你打个预防针,因为我接下来给你的回复措辞可能会有一些严重,请你谅解。

这个问题不只是猫猫生病的问题,而是你和当地兽医意识层面的问题!你口头上说爱猫猫不想让猫猫死掉,但是你和当地兽医所做的这些决定都会造成猫猫极大痛苦,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你所说的“朋友的猫打麻醉药后死掉了,所以猫猫坚决不打麻药直接做”,在我看来,是违背动物福利和兽医职业道德的!

▼先从动物福利角度来分析

在动物没有麻醉、止疼的状态下就进行手术,是极其不人道并且残忍的!技术层面咱们先不说,我们先说说医德的问题。

你想想看,在不给你任何麻醉/止疼药的情况下,给你的肚子上切一刀,并且用各种的器械伸入到你的腹腔内,切除腹腔内的器官,直至缝合,这一切操作都会带来极大的痛苦,绝对不会不需要麻醉的!你说猫猫在手术的时候叫的让你心碎,可你意识到了吗?是由你和当地兽医一手造成的啊!

腹部疼痛的猫咪常见姿势

图片摘自:《.HANDBOOK OF VETERINARY PAIN MANAGEMENT》,2ED Ste\\u0018en C. Budsberg et al

除了疼痛以外,动物在非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也有技术上面的限制,如果动物没有麻醉的话,不可能老实的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并保持一个姿势长达半个小时!这个时候就需要:

1. 要么有助手按住动物,制动2. 要么把动物绑在手术台上

你再想想,对于一只动物来说,本来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面对的都是陌生人、而且还被五花大绑在手术台上,并且还有“医生”(个人觉得这样的兽医不配被称之为兽医)在TA的肚子上切,猫猫怎么可能会不叫、不挣扎、不想跑?而在挣扎的时候,就很大概率会有“脏东西”跑到伤口上、甚至是腹腔里,造成感染。而且在动物挣扎的过程中,兽医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地进行手术呢?!

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可不是医疗行为!这已经是因为无知造成的动物虐待行为了!

source:www.3visual3

▼再从专业方面来分析猫猫的情况

1、麻醉问题

确实麻醉都是有风险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尤其是猫的麻醉风险相对来说会比狗要大很多。有研究表明在健康的猫中由于麻醉出现意外死亡的猫的比率为0.11%。也就是说,在895只猫中,可能会有一只因为麻醉的问题死亡。

但这个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并且在麻醉前,正规动物医院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比如:

血常规检测(CBC);

血液生化检测(Biochemistry);

血压测试(Blood Pressure);

心电图检查(ECG)

以上几项都是为确定动物是否能安全度过麻醉而必做的检查,再根据情况进行麻醉!并且麻醉的流程也是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并且需要有专人时刻监护着动物的情况的!

心跳呼吸等体况的监护

source: www.shop-apotheke

就因为之前有一个朋友的猫因为打麻醉去世了,就在手术时坚决不给自己的猫打麻醉,我不得不说这是非常非常愚昧的做法

你知道朋友家的猫在术前是否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呢?身体状况都合格吗?在手术过程中,兽医团队是否有按照正确的麻醉流程来操作呢?你朋友的猫是否有对麻药过敏的历史?这些问题,在每一只动物身上都是不同的,你怎么能因噎废食呢?

2、感染问题

从你上传的照片来看,猫咪做的是侧切,相对于正切开口会小一点,但猫咪侧切部位即使是缝合的伤口附近都还有毛!可见“医生”当时可能因为猫咪不配合导致无法剃毛或者压根没有剃毛消毒的意识,就进行了手术!

这在手术上是绝对禁止的!手术的第一原则就是无菌,所以需要在手术部位切口附近进行大面积的剃毛、消毒。

正规手术需要像这样大面积剃毛和消毒

source: www.tblpa

不麻醉就做手术,不仅会造成猫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承受极大的、不可想象的痛苦,还有可能因为挣扎、乱动而造成手术进行不顺利,加上“医生”没有剃毛和充分消毒,这都将极大提高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腹腔感染,猫的死亡率是68%,这个比率远远高于0.11%的麻醉死亡风险啊!

3、手术通路(腹部正切or侧切)问题

侧切是在猫咪腹部的侧面位置完成绝育手术。通过腹壁做切口,切口有肌肉层,需要从肌肉之间做手术通路才能进入腹腔,手术过程出血会比较多。

正切是在猫咪腹部的中间,通过腹白线做手术通路,腹白线处没有肌肉,是几层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几乎没有血管和神经,手术切口出血少。

两个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是在猫咪没有麻醉、止疼的状态下,做肌肉层的切口,加上侧切的出血又比较多,又会进一步加剧猫咪的疼痛。

子宫卵巢位置

4、“医生”口中的“小手术”

这个说法恕我无法认同。

首先母猫绝育是要将Ta们的子宫、卵巢摘除的,并且不管是侧切还是正切,都是需要打开腹壁的。想想看我们人如果要让一个女生把自己的卵巢、子宫切除,是什么样子的手术?更何况是一只那么小的猫!或许可以说这是个“常规手术”,因为兽医们做的比较多比较熟练,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手术”。

即使是公猫的去势,我都不认为可以称之为“小手术”。因为只要是手术,就会有风险!不能因为一个手术的过程简单,就掉以轻心。所以这种观念我是非常不认可的。

5、术后护理

看到你说用碘酒给猫猫擦伤口,猫猫非常抗拒,还吼你。这是因为Ta太痛了!

碘酒中有对组织刺激性非常强的物质,会造成猫猫的疼痛,本就很疼的伤口在加上碘酒的刺激肯定会更痛苦。如果要消毒的话,建议使用碘伏而不是碘酒。

医生开的药,可能是术后止疼、或是抗生素一类的。猫咪现在很有可能会出现腹腔感染,所以一定要按时给药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

1、Ta可能会出现腹腔以及伤口感染。2、由于整个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及疼痛,其后果不仅会体现在心理上,还会反应到生理上,进而出现厌食、脱水、心力衰竭等情况。如果出现厌食的话,时间过长还有可能继发脂肪肝。

▼现在应该怎么做?

1、带猫咪去一个正规医院。检查血常规、生化,并且输液调整电解质和体况。还要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给予止疼药!

2、根据猫咪的情况,进行支持性治疗或护理。

如果猫咪有幸逃过了这一劫,活了下来,请你之后一定要科学养宠,别再让自己的无知伤害了宝贝!

图片来源:dariknews.bg

萌爪君:

昨天,我们对提问的用户做了回访,庆幸的是猫咪恢复了食欲,暂无生命危险,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问及当时为何没给猫咪打麻药就绝育,主人回复说,一是因为身边有死亡案例,二是因为畜牧站的兽医跟她说不打麻药好得快……

想到前阵子网上流传“宠物生病就去畜牧站看,便宜又专业”,不禁心有余悸,大家了解这“便宜”背后的代价吗? 这个畜牧站兽医宣称的“不打麻药好得快”,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严重的疼痛不仅会造成动物痛苦,还被证实会导致免疫抑制以及伤口的延迟愈合。

动物有不受饥渴之苦的自由

动物有免受不适的自由

动物有免受疾病之苦的自由

动物有免受伤害的自由

动物有免受疼痛的自由

消除动物疼痛,是动物福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主人应该为自家宠物考虑的,也是兽医的重要职责!想想萌爪医生这些年发过那么多科普内容,如今依然会出现这种案例……真的恨自己没能影响到更多人,真的感觉到科普工作任重道远,路长且阻。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