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纸盒狗”风靡中国高校 千万别骂狗,它已掌握上千人类词语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6 26


“纸盒狗”校高内国靡风靡国内高校

中新网长春11月6日电 (记者 郭佳)近期,一种手工制作的“纸盒狗”风靡国内高校。大学生掀起的这股新风潮让很多成年人不明所以,而他们却乐在其中。

“纸盒狗”制作简易,只需一些废旧纸盒和随手可见的小玩意儿,但大学生的无穷创意给每个“纸盒狗”都赋予的独特气质,或搞笑,或可爱,或威风凛凛,经互联网传播后火遍全国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的李婧很喜欢小狗,为弥补集体生活没办法养狗的遗憾,她乘此机会制作了一个“纸盒狗”。“前两天牵它出去遛弯,好多人都来夸它可爱,已经是‘明星狗’了。”李婧话里话外都透出对小狗的喜爱。

遛“纸盒狗”似乎正在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在操场、超市、宿舍,只要牵着“纸盒狗”,即使素不相识也能相谈甚欢。

东北师范大学的范欣然则是因为朋友向她“炫耀”小狗,她不服气,也跟着做了一个,牵出去遛弯不仅有人求教程,还有人来给小狗“提亲”,令她也哭笑不得。

“纸盒狗”玩法多样。“拴”在寝室门口的小狗不仅能“看家”,还能收到别人投放的小零食。范欣然俏皮地在门上贴了张纸条——不想和没有小狗的寝室说话。社交媒体上,大学生举办的“纸盒狗”交流会让人忍俊不禁。有些高校还组织“纸盒狗”创意评比。

对于这种行为也有人觉得幼稚,话语里甚至略带苛责。对此,李婧表示“不care”(不在意,无所谓),自己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范欣然不讳言制作“纸盒狗”有猎奇和跟风的心理,但却享受制作过程,觉得非常解压。她还告诉记者,“纸盒狗”作为交流媒介,可以帮助自己与不太熟或者不认识的人多交流。

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国内年轻人,在社交上有着与长辈不同的偏好。近些年兴起的桌游(剧本杀、狼人杀)、集体生日会、阅读挑战赛等趣味社交活动都深受欢迎,时下流行的“纸盒狗”亦是如此。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曲红梅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内心是渴望面对面交流的。疫情之下,大学生们走到户外,基于共同兴趣面对面交流,有利于舒缓压力,健康成长。

曲红梅表示,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就接触各类文化艺术的熏陶,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更独立、更注重精神上的快乐。只要“趣味社交”不低俗、恶俗,都无可厚非,亦无伤大雅。(完)

千万别骂狗,它已掌握上千人类词语

摄影:ADMIR BASIC
反之——责备,则会在大脑杏仁核中激发原始的颤抖。当听到有人指责我们:全是你的错!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看看人家!杏仁核就会自然而然发出警报,开始准备战斗、发起反击。
※下面来说,当狗狗听到表扬的反应:

摄影:ARVIDS BARANOVS
神经成像结果表明,在听到表扬时,狗的左脑响应语句,右脑响应语气,与人类的左右脑分工竟然大体一致!
(※此项研究来源于匈牙利罗兰大学的神经学家Attila Andics,并曾造成《科学》期刊一次“乌龙”事件,起初研究显示,人与狗左右脑分工完全相反;但每个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人是平躺着做核磁共振,而狗狗是趴着做的,得出的结果也正好相反,作者曾就此发布勘误——)

(截图来源于《科学》官网)

摄影:ENIKŐ KUBINYI

神经学家Attila Andics在《科学报告》和《科学》发表的论文中阐述:
大约1亿年前,
人与狗曾拥有共同祖先。
但自从1亿年之后,
人与狗却在前进的岔路上分道扬镳,
两者虽然有很高的基因相似比率,
却走上截然不同的未来方向。

狗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物种,在沙特阿拉伯洞穴里有描绘狗狗协助人类狩猎的壁画,可追溯到公元前9000-前8000年,可能是有关狗狗最早的图像记载。

摄影:MARIA GUAGNIN

但人与狗毕竟曾经同根同源;
许多哺乳动物对声音的反应方式,
也依然保留很多共通之处;
当听到赞美声时,
人与狗的反应也有出奇相近的反应。

狗是古代狼的后代。图为2016年7月,在加拿大育空省道森市附近的克朗代克金矿,我们发现的一具古狼幼崽木乃伊。当地人把它叫做朱尔Zhùr——是“狼”的意思,朱尔是已知最完整的狼木乃伊
摄影:GOVERNMENT OF YUKON

研究发现,朱尔生活和死亡大约在57000年前。这只小狼去世时刚过断奶年龄,这是一只“老奶狼”的遗骸。
摄影:JULIUS CSOTONYI

摄影:ROBERT CLARK,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继续——
狗能够辨别数以千计的单个词语;而且,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只有用表扬的语气说出表扬的语句,才能激活狗狗的奖赏中枢。当狗听到赞美时,皮质下和皮层的听觉区域都出现更活跃的活动。

在研究中,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来训练十几只狗子,以保证它们做核磁共振时不上蹿下跳。
摄影:ENIKŐ KUBINYI

等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狗狗们,金毛、拉布拉多、边牧——几乎构成了犬界智商的第一梯队。
摄影:ENIKŐ KUBINYI

它被广泛认为是边境牧羊犬的祖先——Old Hemp(1893 年 –1901 年),只活到8岁就死了,在其短暂的一生,共配出200多个儿子,女儿数量不详(那时繁育者一般以公犬作为蓝本,导致母系血统无记录)
图源:Wikipedia
众所周知,
狗是狗,二哈是二哈,
边牧是你大学同学。
边牧是狗界智商的天花板;
而下面这条边牧,
大概是“最聪明的狗中最聪明的狗”——
它名叫Chaser。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斯帕坦堡(Spartanburg),这里曾有一只名叫Chaser的边牧,它被许多人视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狗”能认出并记住1022个专有名词,每个名词都是Chaser的一个玩具。

幼年的边牧Chaser和它的1000多个玩具
供图:Pilley Bianchi
John Pilley博士曾是一位心理学名誉教授,他曾丢失了一只名叫Yasha的边牧,伤心的他就此决定再也不养狗,并痴迷与对边牧的研究,并以在启发狗的认知方面建立诸多开创性研究而享誉世界,直到他76岁时遇见Chaser——

图为还是一只小狗的Chaser,“任何移动的东西,它都想追逐。”John Pilley博士因此给它起名“Chaser(追逐者)”
供图:Pilley Bianchi

John Pilley博士和他的爱犬Chaser,以及关于世界最聪明狗的专著“Chaser: Unlocking the Genius of the Dog Who Knows a Thousand Words”
供图:Pilley Bianchi
John Pilley博士于2018年去世,一年以后,15岁的Chaser也仿佛追随一般去世了(边境牧羊犬的自然寿命在12至15年之间;最长寿的边牧是来自英国的“Bramble”,活了近28年)

供图:Pilley Bianchi

上述一切都在试图说明,
狗很聪明;
且在对待赞美与责备这件事上,
狗与人类有着相似反应,
所以——别骂狗,多夸它。

摄影:ANNA AVERIANOVA
如果真心赞美,别说狗了,连雕像都能变成“美女”——心理学有个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善雕刻,他曾雕刻一位美丽少女,竟深深爱上了“她”,每天拥抱它、亲吻它、赞美它。皮格马利翁的真诚感动了阿弗洛蒂忒(爱与美的女神),于是她使雕像活过来,皮格马利翁也娶“雕像”为妻。我们后来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表达一个道理:期望与赞美,能产生奇迹。

1717年法国画家Jean Raoux根据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创作油画。
图源:维基百科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爱犬成为好狗狗,
就该不吝赞美,
真心实意地告诉它——
你是好狗狗,
它一定会明白,
并为之更加努力。

摄影:Bego Antón
地球人喜欢狗,它们无私地拯救着生命、守护着人类的安全、安慰着我们的心灵、陪伴盲人和残障人士渡过茫茫岁月、以身犯险探测炸弹和毒品……
所以,即便它是二哈,此刻也请你放下你手中的拖鞋、收住嘴边的责备,一只手轻轻地摸摸它,另一只手则摸摸即将被咬碎的沙发,并以世间最最最温柔的语气跟它说:
↓下图,2019年12月底,在吞没了5亿动物的澳大利亚大火期间,一只名叫Patsy的6岁牧羊犬(它是边牧与卡尔比犬的混血犬)无惧火舌逼近,毅然将羊群引领到安全地点,拯救了牧场主近1000只羊。

图源:Instagram,@patsythecorryongwonderdog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