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6 16
萨摩耶犬
家犬的起源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已知最早的家犬遗骸出土于德国,为一个下颌骨,距今已有1.4万年历史,而在俄罗斯西部发现的两个狗的颅骨可追溯至1.3万年以前。中东地区最早的狗来自1.2万年前,东亚则是约1万年前,北美是8500年前。在澳大利亚出土的澳洲野犬残骸,最早可追溯至3500年前。
从考古学证据来看,狗貌似是西欧先有的,然后自西而东传播,所谓的欧洲起源说应运而生。 这个假说是经不起推敲的。由于欧洲文明发源晚,对早期遗迹破坏程度低,而且欧洲和中东的考古发掘力度远大于东亚,发现早期家犬遗骸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的狗遗骸
西欧起源说的致命缺陷是,生物学家通过形态学对比,发现早期的狗无疑是由小型狼驯化的,而欧洲所产为大型狼,因此欧洲绝非狗的发源地。旧大陆的小型狼,见于中东、印度以及国内。
接着,一些学者提出了几个折中的说法,包括中东起源说、多起源说等。中东起源说认为狗是西亚人驯化的,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而多起源说认为,狗在世界多个地方被不同的人分别驯化,西方的狗发源于中东,东方的狗来自东亚,这似乎可以部分解释世界各地的狗形态差别为什么如此大。 家犬起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印度狼:分布于印度和中东
无论动物迁徙到哪里,演化成什么样子,基因是不会骗人的。因此动物学家想到通过基因分析手段,可以找到家犬的真正发源地。西方和国内学者对家犬做了多次遗传分析,共涉及到上百个品种、几千只狗,此外学者还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几百只狼。
学者选择的基因标的物是线粒体DNA,我们知道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的。研究发现,全世界的狼和狗都有相同的六大演化支系(A~F),说明它们都来自同六个母系群。狼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和移动能力都非常强的大型食肉动物,在更新世冰期,全球的狼都不存在地理隔离。 早在狼被驯化成狗之前,六大支系已经完全混血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这六支分别起源于何处,想通过简单对比找到家犬发源地是不可行的了。
柯基犬
科学家还有办法,狗是从发源地走向世界的,发源地应有全球绝大多数的基因型。 对全球家犬的线粒体DNA谱系进行分析,找到多样性最高的地区,这里就是家犬的发源地。
学者发现,全球各地的家犬都主要是由支系A、B、C组成的,这三支占家犬总数的96%,在很多地区都占到了100%。而且,在非洲、欧洲、西亚、南亚、东亚、东南亚和北亚,这三大支的比例都非常相似:A支占60-80%,B支占10-30%,C支占5-20%。在墨西哥和南美,也同样发现主要是A、B、C三支。全球各地家犬的线粒体DNA谱系如此相似,说明它们有单一的起源,这直接否定了多起源说。
旧世界家犬的遗传多样性(注:括号内注明的为该地区拥有的亚支,A1、B1和C1~2为各地共有,不再专门注明)
从大支系上看不出各地家犬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但往细了分析可见端倪。大支系都由几个亚支系构成,A支分为A1~A6六个亚支,B、C支都有两个亚支。生物学家发现,这10个亚支,华南(长江以南)和东南亚全都有。往西和往北,家犬的遗传多样性皆递减,华中地区有7个亚支,华北和西亚有5个亚支,欧洲则只有4个亚支。
华南和东南亚家犬的遗传多样性都很高,但狗的发源地只能是华南,因为东南亚从未有过狼的记录。现在一些人说的东南亚狼,其实是和澳洲野犬一样的野化狗,科学家们称之为泰犬。而华南过去是有很多狼的,根据高耀亭先生的调查,建国初我国南方各省皆有狼活动。
国内狼,分布于国内和蒙古,重27-35千克
东南亚和华南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地理隔离,因此狗起源于华南,就很快扩散到东南亚。研究者对欧洲、中东的近千只狗进行了分析,对华南只分析了200多只狗,结果却依然显示,华南狗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欧洲和中东。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家犬品种大多来自于欧洲,欧洲的狗是形态多样性最高的,这是因为近代欧洲人在家犬的选择育种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与固有的遗传变异无关。实际上,欧洲的狗是欧亚大陆上遗传多样性最低的。
狗的国内起源论,也得到了形态学分类专家的支持。狗有个重要的解剖学特征,即下颌上升枝的冠突顶点存在折返现象。国内狼也有这个特征,而其他地区的狼就没有。 狗的国内起源论具有较为完整的证据链。
国内土狗:中华田园犬
遗传学家已经做了多次家犬的线粒体DNA检测,发现现存家犬至少有51个单倍型。所谓单倍型,是指拥有相同的某一段DNA序列的所有个体的总和。由于线粒体是母系遗传的,属于同一个线粒体单倍型就说明有同一位母系祖先;但也不排除古代有两位母亲DNA序列非常接近,现在做基因检测难以发现她们后代的差别。
最初被驯化成狗的种群至少包含51只母狼。考虑到有的母系群可能已经绝嗣,专家估计最初被驯化的狼应该有数百只。根据基因突变速率,专家计算出狗的驯化不早于距今16300年前,不晚于距今5400年前。结合考古学证据,狗最可能起源于距今1.6万~1.5万年前。
驯化早期的狗
至此,狗起源的大致场景就勾勒出来了。距今1.6万年前,在长江以南的某处,我国先民将数百只狼驯化成了狗,这群狗就是今天全世界所有狗的共同祖先。狗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家畜,比最早的放牧家畜早几千年。狗的驯养与人类开始种植水稻几乎驯养狗的可能是已经定居的狩猎采集者,也可能是早期稻农。狗的驯养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狼与几种胡狼、郊狼分化不过几百万年,至今仍可以自由杂交。曾有学者猜测,其他犬属可能也通过杂交参与了狗的形成,并对狗的多样化有一定贡献。 科学家已经对几千只狗做了线粒体DNA检测,发现它们的母系祖先都是狼,其他犬科没有任何遗传贡献。 狗的唯一祖先就是狼,确切地说是1.6万年前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一群狼。
而且,遗传学家发现,这群狼的野生后代早在1.2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期就全部灭绝了,它们还活着的后代全部是狗。现存的狗构成了一个单系群,是狼的一个亚种。狗的不同品种在形态上的极端差异,是原始狗在不同环境下被进一步驯化,以及我们选择育种的结果。
欧亚狼,分布于欧洲和北亚,重30-60千克
基因分析排除了狗的多起源说,但不排除狗在演化过程中与狼发生杂交。狗的六大支系中,E支为东亚特有,F支为东亚、北亚所有而其他地区没有。而D支则仅见于西方,在北欧犬种中最多见,在西班牙、土耳其也有发现。科学家推测,D支是在狗走出东亚以后才加入的。可能当时在中东或欧洲有几只D支的母狼被人捉住后与狗养在一起,后代也就自然成为了狗。
通常情况下,公狗和母狼的杂交后代不太可能成为狗,因此在家犬基因谱系中,与母狼的杂交只发生过很少几次,频率非常低,D支在家犬种群中仅占不到3%。与之相反,公狼与母狗的杂交可能常见得多,因为它们的后代由母狗抚养长大,更容易成为狗。在狗的形成过程中,与狼的不断杂交能有效提高狗的遗传多样性。
哈士奇犬
基因分析证实,狗发源于不早于1.6万年前的东亚,而在西欧却发现了1.4万年前的狗遗骸,这说明狗的扩散非常快,2000年就横跨了欧亚大陆。根据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农业的传播速度为5千米/年,如果狗是随着农业传播的,2000年就可以从我国云南省扩散到以色列。
狗不一定非要随着农业传播。狗对人类忠心耿耿,可以帮人打猎、看家护院,在古代是非常理想的资源。一旦狗随着商业贸易进入某一地区,就能迅速传播开。
狗的传播与其他家畜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牛、羊必须依赖人类进行传播,而狗只是借助于人类。狗具有特殊的活动能力,能在人不经意间,以人所意想不到的方式,跟随着人类来到任何一块大陆。
澳洲野犬
在狗的扩散过程中,澳洲野犬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它的祖先是一群原始的东亚土狗,约8500年前进入澳大利亚,而当时我国先民和澳洲原住民并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流。所有的澳洲野犬线粒体DNA都落入A支系,属于A29这个单倍型,现存的家犬中只有亚洲东部还能找到这种单倍型。 澳洲野犬和中华田园犬长得特别像。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早在1.2万年前就与亚洲的巽他群岛分开了,到澳洲野犬南渡的年代,两个大洲至少相隔50千米远,狗靠游泳是过不去的,因此只能是乘船过去的。这批早期未分化的原始狗来到与世隔绝的大洋洲后,重新回到了野外生活,并与其他狗一直保持分离状态,直到400年前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
东亚起源说能得到遗传学和形态学两方面证据的支持,结合狗的扩散特性,能解释西方早期的考古证据和澳洲野犬的起源等问题,因而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距今1.6万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我国先民驯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畜,向世人展现了东亚人的勤劳与智慧。
大英博物馆中陈列的岩画:看家护院的狗
狗具有辅助狩猎、看家护院等诸多用处,狗的驯养是我国先民为人类文明进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狗的这些作用已经可有可无了。现在社会上遗弃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流浪狗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人对狗充满了敌意。尽管今天狗已经处在效益末期,但从人类文明和动物福利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不能忘了这位老朋友在过去1.6万年来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一定要善待它们。
普京作为俄罗斯的总统,对于小动物同样非常喜爱。 在若干的动物之中,他对狗狗们的喜爱可圈可点。
普京爱狗,已经到了抱着狗狗就亲吻的地步,真是让人眼红。
日本还出了一本普京与狗狗的日历,圈粉无数。
没办法,一个昔日刚硬、冷淡的人物,抱起狗狗突然就变成了温情无限的暖男。这变化太悬殊,想让人不瞩目都难。
普京明显是个长情的人物,对人如此,对狗狗也是如此。
他虽然拥有数不清的狗子团队,可最爱的莫过于科尼、巴菲、小梦。
说起这三条狗狗,那是媒体都熟悉的,特别是科尼,想来铁娘子默克尔最有发言权:想当初,普京竟然让这个家伙来考验自己,实在太可恶了。
科尼真的是条好看的狗狗,为拉布拉多品种,全身通黑,油亮油亮的,让人一看就觉得高贵、可爱。
科尼是俄罗斯部长绍伊古送给普京的礼物,凭绍伊古对普京的了解,自然是一送一个准。初见科尼是在表演场,当时大家一起观看狗狗训练。
那时科尼才11个月,还是只没有完全长开的小团子。 它明显比其他狗更灵活,也更能听懂训犬师的话,做起动作来总是非常准确且完美。
普京对科尼属于爱惜式的宠爱,看完表演之后,他竟然特别走到科尼身边对其进行抚摸,甚至还问了声好。
这就是铁血普京的“软肋”,看到喜欢的狗就走不动路。
一边的绍伊古看在眼里,当天晚上就将这条狗送到了普京家里。
当时普京一家正在吃饭,只好停下来去书房接待他。没想到,他背后竟然窜出一条黑亮的拉布拉多,正是白天看到的科尼。
科尼一见普京,一点都没陌生感,直接走到他跟前,在他手上舔来舔去,各种友好。
这下,普京放不下科尼了,愉快地收下了这份有心的礼物。
普京当时非常兴奋,将科尼直接介绍给了妻子(那时他还没有离婚)以及女儿。就这样,科尼在普京家里有了一席之地。
科尼跟在普京身边更多一些,在克里姆林宫也是“一宫之主”的感觉。
每每普京接待外国元首,科尼都喜欢跑出来打个招呼,为此,我们送他一个“外交官科尼”的称号。
科尼后来不但生了狗宝宝,还当上了狗外婆,这种温馨又幸福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4年。
科尼相当于14岁多了,但以狗的寿命来算,它却早已经老迈不堪,最终与主人普京永别。
为此,普京是相当难过的。为此,整个俄罗斯都惊动了,甚至《独立报》还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总统痛失自己最信赖的朋友。
身为一只狗,能拥有如此狗生,科尼也算不枉来人间走一圈了吧?
科尼去世之后,普京依旧不改爱狗的性格,于是,巴菲的狗生就这样于2010年开始了。说起来它与科尼在一起相处了好几年,也算是朋友了吧?
当时,普京访问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投其所好,送给了普京一条保加利亚的纯种牧羊犬。
那时巴菲还是一个小小的毛毛球,普京抱着它相当喜欢。
其实,可能是性格所致,普京喜欢大一些、凶猛一些的狗狗。
他当然知道牧羊犬的威名,那是狗狗界中的忠诚之犬,哪怕单枪匹马也不惧狼、熊之流。
而且,牧羊犬天生灵敏,警醒,这也是普京个性中所拥有的特性。
所以,普京对那只小小的牧羊犬非常喜欢,回到国内便想着如何为它取名字了。
那一次他没有自己独享这条狗,而是将狗的名字交给了全国民众:为爱狗征集名字。
这就是与民众互动的小游戏,当时身为总理的普京当然要打好自己的民众缘,不然以后怎么拉选票做总统呢?
结果,一位5岁的小男孩脱颖而出,他认为那只牧羊犬应该叫“巴菲”。至于为什么就不知道了,想来就是朗朗上口吧。
普京竟然点头同意,从此,他身边多的一条叫巴菲的狗狗。
只 原本以机灵著称的巴菲,在普京的狗狗阵营中却长成了憨头憨脑的形象,一副呆萌状。
巴菲是要反祖吗?你这样呆萌,可爱,对得起自己牧羊犬的称号吗?
无所谓了,只要普京自己喜欢就好吧。看他们在一起的照片,发现不论是人还是狗都挺轻松愉快的。
说完巴菲,小梦就不得不提了,它是继科尼之后的普京“汪汪队”成员,来自安倍晋三的礼物。
当时,日本遭遇3.11大地震,俄罗斯出手相帮。于是,身为首相的安倍晋三作为回礼,特意讨好地为普京带了一条日本秋田犬。
想来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个事实了:普京爱狗。
普京显然很喜欢这份礼物,为它取了一个有着日语发音的名字:Yume。 用这个俄语单词翻译一下就是“梦”的意思。所以,通常大家都叫它小梦。
小梦初到俄罗斯时还是个“小姑娘”,连一岁都没有。
自然,在俄罗斯长大之后就变成了标准的“俄罗斯姑娘”甚至“俄罗斯大妈”了,壮实凶悍,对日本语完全不通。
有一段时间,日本民众在普京身边看不到小梦出现,甚至怀疑它是不是被“结果”了。但后来普京带它出访日本,这才让民众长舒一口气。
结果小梦对着日本记者就是一顿狂吠,场面一度很尴尬,幸好普京的西装口袋装着狗粮。
只是有一点,小梦做为秋田犬,本身是与柴犬非常相似的,不了解狗狗的人根本分不清。
而普京将小梦又养得肥肥壮壮,结果,一只纯种的秋田犬就变成了“熊”一样的剽悍样子,有点战斗民族的味儿了。
想来这样的姑娘,要“嫁”出去有点困难。
难怪后来安倍晋三张罗着要为小梦“相亲”,又送一条秋田犬给普京呢。
其实,除了这三条狗,普京还有很多,而且,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与普京见面,几乎都喜欢送他狗作礼物。
这可有点难为克里姆林宫的工作人员了,光是养狗也要另辟一个职位出来。
但普京不是只进不出的那种人,他很大方,也会动不动就送人家狗狗,有很多小朋友收到了普京送的狗礼物。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心动,也想找普京要一条了呢?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