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孩子被狗轻微抓伤该怎么办 你需要知晓的犬、猫等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16 30


孩子被狗轻微抓伤该怎么办

现在许多孩子非常喜对强加能果欢吸猫撸狗,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家长如果能加强对伤口处理以及打狂犬疫苗疫的认知。生发剧悲,或许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些常识,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家长们赶快来学习一下。

被动物抓伤、咬伤如何急救?

南宁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林绿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三点:

伤口不明显:可直接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水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覆盖住伤口,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伤口有明显出血:要先进行压迫止血10分钟,再认真冲洗伤口,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重伤无法通过压迫止血:尽量压迫止血的同时尽快就近就医,防止休克。医生会根据情况,进一步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哪些情况要打狂犬疫苗?

很多人都觉得,只是被猫狗轻微抓伤,没必要打疫苗,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国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提到了“暴露等级”,被猫狗抓伤、咬伤,我们可以先对照着这份暴露分级,判断自己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

图片来源: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根据暴露等级,我们可以看出:一旦被猫狗抓伤,我们就有打狂犬疫苗的必要。

有以下四点要引起注意:

⚫即使是对于打过狂犬疫苗的宠物,一旦被它们抓伤咬伤,也有必要打狂犬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由于头、面、颈、手和外下面部位神经丰富,只要咬伤发生在这些部位,就属于 III 级暴露。这时,除了注射狂犬疫苗,还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不确定皮肤是否破损,被猫狗抓伤、咬伤后,要立即用眼睛仔细观察。如果肉眼难以判断,可以用酒精擦拭皮肤表面,如果有疼痛感,就说明皮肤破损。

⚫犬、猫、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动物都属于高风险动物,一旦致伤应立即开展暴露后处置;暴露于蝙蝠属于 III 级暴露;暴露于牛、羊、马、猪等家畜,兔、鼠等啮齿类动物,通常不开展暴露后处置;非哺乳动物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无需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被咬伤、抓伤

按照这套流程处理

如果被猫、狗抓伤、咬伤,一定要尽快处理伤口,完整流程包括:伤口处理(伤口冲洗→清创→消毒)→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必要时),必要时还要缝合伤口

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防止疾病发生,伤口处理与注射疫苗同样重要。应首选去正规医疗机构清洗伤口,最好去专业的犬伤门诊。

如果不能立刻就诊,建议尽早自行清洗伤口,方法是: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伤口,每处伤口约15分钟。

(图片来自国内疾控动态)

自行清洗伤口后,应尽快去专业机构接受伤口处置。消毒和外科处理,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注射免疫球蛋白

以下三种情况都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伤口处理之后,若有明显出血、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尚未闭合的伤口或粘膜被舔舐;

⚫接触蝙蝠,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功能低下、头面部受伤且无法确定动物健康时,无论皮肤是否被贯穿,都应该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注射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注射。即使伤口已经愈合,也可以在伤处补打。

注射疫苗

是否注射疫苗及注射流程一定要听医嘱,不可自行中断。目前我国狂犬病的免疫程序有2种,分别是:

①5针免疫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②“2-1-1” 免疫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北京市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门诊有100余家,此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北京市狂犬疫苗接种门诊名单》,名单如下⬇⬇⬇

猫狗虽然很可爱,

但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尤其要叮嘱孩子远离流浪猫狗,

如果不幸被抓伤、咬伤,

要慎重处理,及时打疫苗。

如果你家养狗,

一定记得给狗打疫苗,

出门遛狗要牵上狗绳,

享受养宠物的快乐的

也要注意安全哦~

来源:首都教育

责任编辑:雨辰

你需要知晓的犬、猫等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

问题来了,多久算及时的预防?

除了犬和猫,被老鼠咬了也需要担心狂犬病吗?

伤口如何处理?

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2006年的一篇官方说明已经强调了犬、猫咬伤后的处理非常重要。

而在2020年,湖南省卫健委由再次强调了被动物咬伤的医疗处理。

总结早期卫生部的说明规范通知以及更新的内容,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动物损伤伤口分级如下:

伤口的损伤(暴露)分为三级:

第一级:接触、喂养的动物或皮肤完好被舔。暴露程度为无。确认病史主诉可靠后,无需处理。

第二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没有见到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则暴露程度为轻。立即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

第三级:皮肤明确的单处或多处的贯穿性损伤或抓伤,皮肤被舔,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暴露程度为严重,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及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人缘性免疫球蛋白或动物源性抗血清)

伤口处理:人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凡是不能确定伤人动物的健康状态,应该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冲洗和消毒。彻底冲洗是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彻底冲洗后再用3%碘酒或75%乙醇涂擦。

伤口如面部重伤,清创消毒后应该用动物源性抗血清做伤口周围浸润注射。2小时后再缝合和包扎。伤口深应该放置引流条。

伤口深以及污染较重应进行破伤风处理,使用抗生素,防治狂犬病以外的感染。

接种疫苗 狂犬病潜伏期长,及早接种疫苗,伤后第1/3/7/14/28天注射。共5剂。(目前流行多种接种方案,IM接种5剂方案,IM接种4剂方案,ID接种泰国红十字会方案,IPC ID方案等)。

既往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如果1年内再次被动物损伤,应该当天(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如果全程接种疫苗后第1-3年被动物损伤,应该第0天、第3天、第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三年的情况则全程接种疫苗。疫苗一般不接种于臀部,因其丰富的脂肪和较少的抗原提呈细胞。

被动免疫,包括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无需皮试)、抗狂犬病马血清(需皮试)。前者更佳,副作用小。作为被动免疫, 注射一次。24小时伤内有效。超过伤72小时即无效。20U/kg(人),40U/kg(马)。

如果现场没有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只有可疑过敏皮试结果的马源性抗病毒血清,考虑到狂犬病的高死亡特性,依旧可以在预防过敏和完善抢救的条件下,继续使用马源性抗病毒血清。

2019年狂犬病的防治指南发表也对狂犬病相关知识进行了科普和讨论。

在这里补充科普一些关于狂犬病的知识。

狂犬病病毒感染致死率接近100%。全球每年死亡约59000例,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理能够几乎100%预防发病。

在普通未接种疫苗的患者中,发病早期,病毒只停留在肌肉中,缓慢复制。机体几乎没有针对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直到发病晚期,才会出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因此强调了被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关键性。

可能存在狂犬病的动物:犬、猫等食肉动物和蝙蝠。

猪、马、牛、羊、骆驼可感染狂犬病发病,但是传播风险小。

啮齿类和兔类感染狂犬病情况极少见。

禽、鱼、昆虫、爬行类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只有伤口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也不要包扎。

为什么?

动物致伤的伤口具有极其复杂的生物环境,软组织损伤情况复杂,细菌感染率极高。 并谨慎I期缝合,需要更多考虑动物情况、受伤部位、污染程度、基础健康、手术临床经验等等。

总结一下:

不是所有动物咬伤都需要担心狂犬病。

被动免疫接种最好当天,别拖。

伤口有时候只暴露消毒,是一种安全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2006

(3)健康问答:人被猫、狗等咬伤后应如何处理? 2006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